8月2日,位于英國倫敦西北部米爾頓鎮的英格蘭羽毛球協會總部迎來了一群來自中國的年輕羽毛球愛好者,他們是歷經3個多月的激烈爭奪,從“羽林爭霸”2012紅牛城市羽毛球賽中脫穎而出的南北區兩支冠軍隊——沈陽琳達天空隊和廈門BABOLAT隊的隊員們。8月6日,“羽林爭霸”總決賽將在倫敦舉行,而選手們的總決賽之旅便從2日“溯源羽球發祥地”展開,英羽協總部陳列的講述百余年羽毛球歷史的珍貴展品、相關文獻,不僅豐富了選手們對羽球的認識,更因為這種深度了解而加深對羽球的熱愛。
奧運年,能夠來到英國,同時又是羽毛球發源國,這對熱愛羽毛球的“羽林爭霸”選手來講,是莫大的驚喜,而在英格蘭羽協博物館的所見所聞,則讓隊員一掃時差帶來的困意,興奮不已。“作為羽毛球發源地的主人,我們非常驕傲也很高興,能為來自羽毛球強國--中國業余選手展示羽毛球的歷史,”英格蘭羽毛球協會主席艾德里安·克里斯蒂(Adrian Christy)對十余名“羽林爭霸”隊員說,“在這里,你們將看到不同時期的羽毛球拍、羽毛球,早期人們打羽毛球時穿的衣服等。”隨后,隊員們分別跟隨兩位老者,開始羽球歷史的時空穿越。
在英羽協并不寬的陳列走廊內,兩面墻被各個年代的球拍、球、海報以及文獻占滿,面對眼前古董級別的物件,隊員中頻頻爆出驚嘆聲。無論是19世紀取材羊皮的球拍雛形,還是百余年來不斷進化的羽毛球,亦或是早期作為貴族運動的羽毛球對運動員著裝的嚴格要求,羽毛球博物館主席比爾·安德魯如數家珍,為隊員們一一介紹它們的故事。這當中許多展品,更是博物館花“巨資”購入,為了盡可能豐富羽毛球的歷史,為來訪者最大限度還原羽球的“進化史”。“雖然自己從很小就開始打羽毛球,也對羽毛球的歷史有一點了解,但這還是頭一次親眼看到這么多一百多年前的球拍、球等等,感覺非常有意思,也很長知識。”廈門隊隊員鄭詩宇興奮地說道。
而在走廊盡頭的陳列室中,隊員們甚至可以零距離接觸展品,一位隊員拿起一支木質球拍時,博物館主席比爾的太太——布倫達·安德魯(Brenda Andrew)對大家說,“這是我父親當年使用的球拍。對了,那邊那支是我曾經使用的球拍。”在聽到這句話后,現場的隊員們一片驚呼,大家都沒有想到眼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曾經是一位戰功赫赫的羽毛球運動員。博物館里陳列的藏品中,除了有她當年使用過的球拍,還有她在各種賽事中為英格蘭贏得的獎牌。而當有選手問布倫達退役之后的生活如何時,這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表示,現在她仍然在打球,不僅如此,她還驕傲地告訴大家,自己在2010年European Master Games中,獲得65歲以上組羽毛球女雙、混雙的金牌。
而作為羽毛球強國,陳列室中來自中國的展品定是必不可少。當林丹的一支黃色戰靴映入大家眼簾時,博物館主席比爾說,這是2011年林丹在倫敦世錦賽奪得男單金牌時,拋向觀眾席的戰靴。很幸運,比爾的朋友接到了其中一只,并將它贈送給了英羽協博物館。
參觀結束,當“羽林爭霸”的隊員們即將踏上返程時,布倫達拍著一位年輕隊員的肩膀,面帶笑意說,“別看我這么大年紀了,但我現在仍然在打球,所以你們的路還長著呢!”帶著布倫達的鼓勵和對羽毛球運動更為深刻的認識,8月6日,沈陽琳達天空隊和廈門BABOLAT隊將在倫敦西敏市政廳參加“羽林爭霸”2012紅牛城市羽毛球賽總決賽的角逐,屆時,他們不但將為全國總冠軍的榮譽發起最后的沖擊,還將與英國業余羽毛球冠軍隊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中英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