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的首場論壇———“2009海西金融論壇”昨日在廈門舉行,論壇主題為“創業板與海西產業升級”。據與會業內專家介紹,從目前已經申報的創業板上市企業分類占比來看,電子信息類(具體包括軟件、自動化、互聯網等類型)的企業排在第一位,其后分別為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現代服務業,生物制藥等。
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鄭柵潔充分肯定了創業板對海西經濟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他透露,目前福建省已有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160余家,市縣后備企業300余家,已改制和準備改制的企業50多家,進入輔導企業30余家,上報證監會申請發行企業13家。“我們爭取年內實現3到5家企業創業板上市,年內爭取完成一批企業重組。”鄭柵潔稱。
鄭柵潔表示,海西經濟區企業利用創業板市場支持科技創新和實現產業升級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鄭柵潔說,雖然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僅出臺數月,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探索已經歷時5年,成效逐漸顯現。第一,國家各部委和央企對海峽西岸經濟區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個部委和央企與福建省簽訂了支持海西建設的協議或備忘錄。一些央企把福建省作為重點投資的區域,部分重大建設項目已經啟動并全面展開。第二,發展海西的思路在進一步擴展,定位進一步明晰,舉措在進一步完善。海西將定位成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服務周邊地區發展和新的對外開放的綜合通道,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作業的重要基地,以及我國重要的自然文化的旅游中心。第三,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已經得到了海內外、臺港澳地區以及周邊省份的關注和響應。他介紹,在海西效應的帶動和影響下,今年以來福建省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鄭柵潔介紹,目前,海西經濟區各項建設工作正在積極穩步推動中,福建省發改委將協助國家發改委研究制定分解落實國務院若干意見的分工方案。海西經濟區發展規劃已經啟動并正在加緊編制中,目的是通過規劃來細化國務院若干意見提出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戰略定位,有序推進海西又好又快發展。
編輯:肖亭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