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以“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發展與合作”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福建專題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9月7日,以“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發展與合作”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福建專題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海西二十個城市的市長與應邀嘉賓,緊貼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圍繞創新、多元、綠色、宜居四大主線,為創新海西區城市合作機制,促進海西區城市科學發展,交流良策,共謀大計。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識,行動上形成合力,合作上形成聲勢。”,“20城要建立開放的體制,突破行政區域限制和地方保護,以更開放的心態融入大局,不短深化戰略合作聯盟,與長三角、珠三角連成一體,打成一片。”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嚴雋琪在世博會福建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說。
今年5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表明海西發展戰略已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本次論壇將宣傳上海世博會與海西的推介結合起來,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海西的重大戰略部署。海西經濟區未來發展以“創新、多元、綠色、宜居”為主題,與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及其所關聯的5個副主題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經濟的繁榮、城市科技的創新、城市社區的重塑和城鄉互動相互契合。“此次上海世博會福建專題論壇的舉行,將對宣傳世博主題、探討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提供城市對話平臺、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嚴雋琪在世博會福建論壇說。
福建省副省長兼福州市代市長蘇增添在致辭中稱,海西眾城市應該從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大局出發,通過聯合制定區域發展規劃,統籌協調和推進各中心城市的發展,整合各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技術優勢和能源優勢,形成以海西中心城市為依托,大中小城市共同發展的城市群,加強產業協作、開拓市場、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實現產業互動、市場聯動,促進各中心城市和海西區域城市社會協調發展,增強海西整體競爭力。
嚴雋琪表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崛起將成為推動中國沿海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支點,對推動海峽兩岸全面三通,推動海峽城市群聯動發展,推動海峽西岸城市帶戰略合作起到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和諧共生,是人心所向,海峽西岸合作聯盟是大勢所趨。海西區20城一體發展的趨勢不可替代。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曹玉書認為,海西經濟區城市群是典型的跨行政區域城市群。跨區域城市化可以通過“多點共進”的模式,即20個城市建立緊密的合作共贏機制。強化城市群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分享社會分工與合作帶來的成果,以較小的機會成本,獲取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1世紀是城市群主導發展的世紀,城市群已經成為世界城市化發展的新特點,在世界經濟中,占有主導地位。未來城市發展將向城市經濟群和城市經濟帶延伸,大的城市群將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未來世界經濟實力的競爭,不僅是國家間的競爭,而且也是城市群間的競爭。因此,建立城市聯動發展戰略聯盟,將各個城市零散單一的市場整合起來,形成統一市場,是建立我國新一輪財富增長與其戰略平臺的必然選擇。
但是,只有注重經濟集聚效應,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城市群的發展才能發揮“1+1>2”的效應。因此,曹玉書表示,海西20城市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以“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這個國家定位為指導,立足現有制造業基礎,加強各城市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并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產業聚集強的現先進制造業。
“海西經濟區是以臺灣為將來合作區域的經濟區,”臺灣專案管理學會余文德教授說,“臺灣產業界、學術界和政府對海西充滿著期待。”
海峽兩岸的互動融合,具有互補優勢,在生產要素方面,海峽東岸有資金,技術和設備,海峽西岸則有土地和勞動力。雙方合作,可以發揮互補作用。就發展階段而言,臺灣目前產業結構已趨高級化,其主導產業正由勞動密集型轉向以資金、技術密集型為主,當前迫切需要將一些已經失去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正在發展初級外向型經濟的地區,而海峽西岸外向型經濟發展已經起步,投資環境正日益完善,加上五緣等因素的催化,必然成為接壤海峽東岸產業轉移最方便的地方。
聯合國工發組織總干事長迪米特里·皮斯柯諾夫、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等嘉賓也在世博會福建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與城市代表交流和共商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發展與合作大計。
據悉,9月7日下午的世博會福建論壇分兩個階段,一是海西區市長圓桌會議,二是海西城市市長與企業家座談會。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有史以來首次由中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總投資300億人民幣,將是世界博覽會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成果最優的一次盛宴。上海世博會福建論壇在廈門舉行,與另一個世界投資盛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9·8)交相呼應、戰略合作,這無疑為海西區二十城的合作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海峽西岸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與臺灣地區一水相隔,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聯內陸,是我國沿海地區帶的重要組成。目前,其經濟區地理范圍包括福建9個設區市,浙江南部、江西東南部和廣東東部,共20個城市。
編輯:肖亭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 實習記者 丁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