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
聰明的外貿企業加大進口“對沖”
業內專家分析稱,一國國力持續走強,它的貨幣也必然走強,這是經濟規律。目前我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預計在3年內,進口也將超美,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進出口第一大國。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升值已經是必然的選擇。
自去年6月份中國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幅度已超過4.5%,幾次突破6.5這一重要關口,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對于出口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二是削弱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出口受到一定的抑制。三是升值預期的不確定性直接導致部分訂單的流失。
但單縣華民工藝品有限公司出口部經理周立說:“人民幣升值我們不怕。比起勞動力價格20%、20%地漲,還有原材料價格的忽高忽低、不可預期,匯率一直是在緩慢地升值,再怎么升也就是幾個點。”
而聰明的外貿企業已經懂得通過加大進口來“對沖”人民幣升值所增加的出口成本。
海亮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銅管出口企業,企業生產用銅必須大量依賴進口。該公司董事長馮亞麗介紹,他們在加大主要原材料進口的同時,根據出口產品需要,對配套輔料鋅、鎳都采取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同時加大對國外廢雜銅資源的回收利用,以此來彌補國內廢銅需求缺口,降低原料采購成本。而國家鼓勵銅等稀缺資源進口,有利于促進國際貿易收支的平衡,減少貿易順差,緩解人民幣升值、貿易摩擦等矛盾,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我們公司從很早就開始研究國家的進口政策了,畢竟這是一個趨勢。”江蘇國泰國際集團的負責人郭利中向記者表示,“首先這與我們本身的業務密切相關,如果進口政策夠優惠的話,我們也考慮通過進口原材料來對沖價格風險。”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姚文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國家適當加速人民幣升值,是出于對大局的考慮。“現在大宗商品價格那么高,而且持續走高的趨勢很明顯,適當的人民幣升值可以為國家進口帶來極大的好處。”
姚文萍表示:“一國國力持續走強,它的貨幣也必然走強,這是經濟規律。目前我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我們預計在3年內,進口也將超美,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進出口第一大國。這也意味著,人民幣升值已經是必然的選擇。”
廣東省絲麗國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東毅的意見也支持了姚文萍的觀點。他說:“實際上,我們已經感覺到人民幣升值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不但是歐美國家希望我們升值,從我們國家本身的總體需要來看,人民幣升值也已經是勢不可擋。雖然人民幣升值對我們的報價有比較大的影響,但我們從別的方面還是可以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