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兩型社會
記者:湖南在今年第一個工作日掛牌成立了“兩型辦”,是否昭示者長株潭將有更大、更實際的動作?
周強:今年是試驗區建設的關鍵一年,要突出全面實施試驗區建設規劃、全面啟動“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以長株潭試驗區建設帶動全省“兩型社會”建設。
建設規劃方面,全面啟動以“兩型”為主導的產業支撐工程、綜合交通為先導的基礎設施工程、湘江治理為重點的生態修復工程、城鎮為節點的城鄉統籌工程、創新為核心的示范區建設工程,確保取得突破性進展。
著力推進區域布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市場體系、社會發展等六個一體化進程,加大三市共建項目建設力度,盡快開工建設城際輕軌、長沙地鐵和洞株、銅霞、天易、坪塘、九華等一批城際干道項目,加快長株潭通信并網同號升位等一體化實施進度,積極推進大河西等五個示范區建設。
綜合配套改革方面,力爭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土地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改革,配套推進財稅、金融、對外開放、統籌城鄉和行政管理體制等改革,積極開展“兩型社區”、“兩型學校”、“兩型機關”等創建活動。
記者:在建設中如何落實“兩型”要求?
周強: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加大對重點礦區、重點礦種和超深越界等問題的專項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礦產資源有序、持續、規模開發的長效機制。
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繼續開展株冶、智成化工、汨羅循環經濟工業園和株洲清水塘、永興、泰格林紙集團等國家循環經濟試點,抓緊啟動省內20家企業、7個園區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提高工業廢物綜合利用和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水平,重點在鋼鐵、有色、造紙、紡織、化工、建材等行業推廣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三是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重點培育和引進環保骨干企業,支持永清、凱天等一批環保企業集團發展壯大,推行環境污染治理的企業化、市場化和社會化運營。
四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認真實施湘江流域水污染整治方案,加快實施全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健全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加強農村污染防治和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模式。
五是按照建設“兩型社會”的要求,在“3+5”區域乃至全省積極探索建立一批省級改革試驗區。
【關鍵詞】對外開放
記者:經濟危機影響波及全球,處于內陸地區的湖南亦受沖擊,湖南將如何應對?
周強:2009年是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也是蘊含重大機遇的一年。世界金融經濟危機的不利影響正從沿海向內地加深擴散,對我省商品市場開拓和部分產業、部分企業的發展已造成較大沖擊。
但同時湖南也具備實現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一方面,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利于我省把握新的發展機遇,實現平穩較快增長;一方面,我省正處于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基礎工作加強,有利于在應對危機和困難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趨利避害、因勢利導,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心無旁騖地推進我省改革發展穩定和現代化建設。
記者:在對外開放方面,湖南今年會有哪些具體的工作部署?
周強:不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如何變化,湖南加強對外開放的決心絕不會變。
去年湖南舉辦了“滬洽周”、“湘商大會”等十大經貿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今年會繼續辦好承接產業轉移“港洽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國際合作高層論壇、中國雜交水稻技術援外與合作部長級論壇、2009年湘商大、第五屆湘臺經貿交流合作等一系列重大活動。
同時,重點抓好郴州、岳陽、益陽、永州4個重點承接地和一批重點承接縣、試點縣、承接園區建設,提高加工貿易占全省出口總額的比重;加快發展服務外包業務,爭取將長沙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擴延為長株潭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群;加強進出口特殊監管平臺建設,爭取郴州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長沙、岳陽獲批國家出口加工區。
總之,堅持長期、全面、互利的開放,形成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良性機制。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記者:馮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