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 正當福建人民為國務院原則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消息歡欣鼓舞之際,記者昨日又從省人事廳得到喜訊: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臺辦和省政府批準同意,日前福建省人事廳、省臺辦、省教育廳、省勞動保障廳、省公安廳正式印發了《關于做好取得內地(祖國大陸)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歷的臺灣學生來閩就業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福建省組織部副部長、省人事廳廳長叢遠東接受福建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臺辦批準省級政府制定臺灣學生在內地就業政策,在國內尚屬首次。這是福建省人事部門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推動兩岸人才交流的一項新進展。
四大利好
“福建是國家批準的最早招收臺生的省份。目前已有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集美大學、華僑大學、福建中醫學院、福建醫科大學、漳州天福茶業技術學院等9所高校對臺灣學生實行單獨招生和考試。”叢遠東說。
據統計,截至2008年10月,福建高校招收臺生人數累計達3767人。目前在我省高校學習的臺生有8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7人,碩士研究生54人,本科606人,預科24人,成人大專24人。
隨著近年來兩岸關系的不斷改善,臺生來大陸求學后,愿意來閩就業的人數呈增多趨勢。但由于國家尚未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所以臺生來閩就業特別是到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就業無章可循,臺生的就業服務工作難以開展,就業后的合法權益維護也存在不少困難。
叢遠東認為,《通知》出臺后,這些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他說,我省作為全國人事制度改革先行試驗區和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試驗區,制定臺灣學生來閩就業政策,有四大利好——有利于進一步拓寬兩岸人才交流渠道;有利于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兩個先行區的決策,促進閩臺人才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圍內聚集各類人才,更好地服務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有利于拓展臺灣專才在內地的職業發展空間,做好臺灣學生在內地就業創業的各項服務;有利于發揮“五緣”優勢,拓展“六求”作為,通過人才交流增進了解、培養互信,促進兩岸同胞感情進一步融洽、合作進一步深化。
兩大突破
“這次制定的臺生來閩就業政策有兩大突破?!眳策h東說。
一是在就業方向上,在內地(祖國大陸)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習畢業的臺灣學生,凡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和用人單位需要的,都可以自主應聘或受雇到省內的國有企業單位和各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取得內地(祖國大陸)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碩士(含碩士)以上學位的臺生,符合我省事業單位招聘條件的,可以通過參加公開招聘應聘到省內事業單位(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就業。
二是臺生來閩就業與大陸同類畢業生享受同樣待遇?!锻ㄖ芬幎?,臺生在福建省內就業與內地(祖國大陸)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五項服務
根據《通知》規定,到福建求職的臺生將可享受人才服務機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的就業指導、職業培訓、求職信息、崗位推薦和人事代理等5項服務。此外,福建省招收臺生的高校還將參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建立健全臺生學籍檔案。臺生落實就業單位后,學籍檔案將轉至用人單位主管部門或者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授權的人才中介機構保管,并做好人事代理的各項服務。
叢遠東說,為落實臺生來閩就業政策,做好臺生就業服務工作,我們將進一步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臺生來閩就業納入當地畢業生就業工作范疇,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臺生來閩就業的合法權益,為他們來閩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幫助他們在福建順利就業。他表示,接下去省人事部門還將立足省情,進一步暢通渠道,不斷健全臺灣學生來閩就業政策,積極舉辦臺灣學生來閩就業招聘活動。他透露,在今年的“6?18”系列活動中,省人事廳、省臺辦、省勞動保障廳、團省委和中國海峽人才市場將共同主辦以“對接創業項目,放飛創業夢想”為主題的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業項目對接洽談會,以促成海峽兩岸交流與合作項目的有效對接和實施,構建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平臺,進一步打造海峽西岸經濟區人才區位優勢。
編輯:關曉萌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 (記者 胡美東 見習記者 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