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的分支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紅河州金平縣,過去他們一直住著這樣的茅草房。
如今,村里修上了水泥路。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云南省將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維護邊疆安寧、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云南的重要內容。四年來,云南共投入國家、省級和上海市對口幫扶資金12.7億元,對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地區的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社會事業等進行進行扶持,使七個人口較少民族得到跨越式發展。
云南省有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七個人口較少民族,由于人口較少民族大多分散在邊境地區、偏遠山區和峽谷地帶,基礎設施薄弱,社會事業發展滯后。
2002年云南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工作,規劃先行,強化管理,把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目標任務細化到村;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多渠道集中力量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聚居村的投入;立足根本,提高素質,加強對人口較少民族干部群眾進行實用技術培訓、農村婦女當家理財培訓;大力挖掘整理人口較少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七個較少民族各建一個小型特色博物館。
為確保國家扶持政策落到實處,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云南在扶持過程中注意探索并規范管理措施,積極倡導群眾主導式發展;對口幫扶,拓展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工作新途徑。
2006年至2008年,上海市投入幫扶資金2232萬元,幫助德昂族群眾解決基本生產生活、基本教育、基本醫療條件,使德昂族群眾的生產生活發生可喜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