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秀麗的鏡泊湖婉如一顆璀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北韁上,以它樸素無華的自然美聞名于世,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人。
鏡泊湖是中國最大的典型熔巖堰塞湖。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著名旅游、避暑和療養勝地。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距牡丹江市區110公里的群山中(寧安市城西南)。湖區周圍有火山群、熔巖臺地等。湖面南北長45公里,東西最寬處僅6公里。面積95平方公里。湖深南部僅幾米,北部一般可達40—50米,鹿圈脖附近最深達62米。湖面平均海拔350米。
鏡泊湖為新生代第三紀中期所形成的斷陷谷地。第四紀晚期(大約一萬年前),湖盆北部發生斷裂,斷塊陷落部分奠定了今日湖盆基礎。同時在今鏡泊湖電站大壩附近和沿石頭甸子河斷裂谷又有玄武巖溢出,熔巖流與來自西北部火山群噴發物和熔巖匯集,在“吊水樓”附近形成一道玄武巖堤壩,堵塞了牡丹江及其支流,形成鏡泊湖。這樣形成的湖泊,稱為堰塞湖。湖區有由離堆山及山岬形成的一些小島。湖北端湖水從熔巖堤壩上下跌,形成25米高,40米寬的吊水樓瀑布;瀑布下的深潭達數十米,與鏡泊湖合為鏡泊湖風景區。
關于鏡泊湖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著一個美麗善良的紅羅女。她有一面寶鏡。哪里的人們有苦難,她只要用寶鏡一照,便可以消災弭禍。這件事傳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盜走了寶鏡。紅羅女上天索取,發生了爭執,寶鏡從天上掉了下來,就變成了鏡泊湖。
鏡泊湖原始天然,風韻奇秀。山重水復,曲徑通幽。動人的傳說,更為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