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四環與五環之間,距離市中心約10公里。周邊有二十多條公交線路通達東宮門、北宮門、新建宮門等處。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博物館式皇家園林。1750年始建,原名清漪園。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帝御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光緒皇帝在原基址上按原規模重建,兩年后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的頤養之地。曾是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1998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頤和園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主體框架,面積300多萬平方米,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中林木蓊郁,遍布繁花野卉。前柏后松的萬壽山寓意長壽永固。昆明湖沿湖岸堤的綠柳紅桃則是一派北國江南風光。各處綠蔭中散落著廳、堂、樓、軒、閣、館、殿、亭等形式各異的古建筑3000余間,大小園林院落20余處、建筑景點一百余座,建筑面積近70000平方米。園林文物陳設琳瑯滿目,4萬余件均為清朝帝后曾經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或是當時的國器。頤和園繼承了中國歷代皇家園林的傳統,又汲取了江南私家園林的造園藝術菁華,兼具北方山川雄渾宏闊的氣勢和江南水鄉婉約清麗的風韻,并蓄帝王宮室的富麗堂皇和民間宅居的精巧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