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Běijīng Sh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教育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端,東南局部地區與天津市相連,其余為河北省所環繞。以市區人口數相比,北京為次于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中國陸空交通的總樞紐。北京已經成功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
北京有著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早在7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
全球只有極少數城市像北京一樣長時間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不列顛百科全書》將北京形容為"One of the world's great cities"。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時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過1億4700萬的旅客。
一、基本概況市名
北京市(英語:Municipality of Beijing 漢語拼音:Běijīng Shì)。簡稱京,舊譯Peking。
經緯度
市中心位于北緯39度54分20秒,東經116度23分29秒。全市南北跨緯度1度37分,東西跨經度2度05分。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轄區
18個。北京市共轄16個市轄區、2個縣。
鄉鎮
全市鄉鎮級區劃數為317個,共有134個街道辦事處和183個鄉鎮(2007年,北京市民政局)[1]。
政府
北京市政府位于東城區正義路2號。市委書記劉淇(兼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市長郭金龍。
面積
全市面積16,410.54平方公里(2007年,中國省級行政區第29名,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其中市區面積1,368.3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254.2平方公里(中國城市第1名)。山地面積10,417.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62%;平原面積6,390.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38%。
海拔
全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東靈山為北京市最高峰,海拔2,303米。
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1,695萬人(2008年,比上年末增加62萬人,中國省級行政區第26名),全市人口密度1,033人/平方公里(中國省級行政區第4名,次于澳門、香港、上海)。其中戶籍人口1229.9萬人,外來人口465.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27.4%。市區人口1,012.3萬(2007年,中國城市第2名,次于上海),人口密度7,398人/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出生率8.32‰,死亡率4.92‰,自然增長率3.4‰(2007年)。北京外來和流動人口超過一億,居全國之冠。
民族
北京市是中國第一個齊聚56個民族的城市,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480,384人,占全市總人口數的3.84%(2007年)[2]。全市95.69%人口為漢族,除漢族外,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人口均超過萬。
宗教
北京地區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萬,約占全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對北京的歷史、文化、藝術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北京現有宗教活動場所達100多處。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準時間)(UTC+8)
郵政編碼
100000-102629[3]
電話區號
010(+86)
汽車牌照
京A(1996年前/外國牌照)、B(出租車)、C(1996年)、E(1997年)、F(2002年)、G(遠郊區縣機動車)、H(2004年)、J(2005年)、K(2006年)、L(2007年)、M(2008年)、N(2008年)、O (公安部門行政用車)、P(2008年)、Y(2008年)[4]
方言
北京話(Beijing dialect)[5]
地區生產總值
10,488億元人民幣[6](2008年,比上年增長9%;中國省級行政區第10名,港澳臺除外)。人均GDP 63,029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2%;中國省級行政區第2名,次于上海,港澳臺除外)。
人類發展指數
0.882(高,2005年;中國省級行政區第5名,次于香港、臺灣、上海、澳門)
市樹
國槐、側柏
市花
月季、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