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位于深圳灣畔,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該自然保護區面積367.64公頃,有70公頃天然紅樹林,22種紅樹植物。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 保護區,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
紅樹林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等珍稀樹種。這里也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是東半球候鳥遷徒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
據統計,紅樹林最多時曾有180種鳥類,其中的20多種屬于國際、國內重點保護的珍稀品種。自然保護區內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在此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每年約有40萬只近200種候鳥來紅樹林保護區內停歇越冬,以鷺、鷗、雁、鴨等為主,包括白鸛、白皮鷺、中華秋沙鴨等55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在下沙社區相伴的這片紅樹林濕地,棲息著一種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去年已達到了創紀錄的311只。而據2005年全球同步的“鳥口普查”結果顯示,全球已知黑臉琵鷺數量僅有1475只,深圳占全球總數的21%。
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已被“國際保護自然與自然資源聯盟”列為國際重要保護組成單位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人與生物圈”網絡組成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