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我國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行政區包括23個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68個縣和自治縣,全區總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為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國土面積第二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占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邊界線長度占四分之一。
22個市:自治區管轄地級的烏魯木齊市(自治區首府)和克拉瑪依市;石河子市、阿拉爾市、圖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5個縣級市);
其余15個縣級市交所在的自治州或地區代管:哈密市、吐魯番市、阿克蘇市、喀什市、和田市、伊寧市、塔城市、阿勒泰市、奎屯市、博樂市、昌吉市、阜康市、庫爾勒市、阿圖什市、烏蘇市。
7個地區:哈密地區、吐魯番地區、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
5個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68個縣中有6個民族自治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焉耆回族自治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人口
2007年,新疆人口穩步增長常住人口達2095.19萬,人口出生率為16.79‰。各民族中,維吾爾族有897.67萬人,占總人口的45.73%;漢族有780.25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39.75%;哈薩克族有138.16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7.04%。
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濕氣不易進入,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空氣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 一般說,冬季氣溫北疆高于南疆,夏季氣溫南疆高于北疆。最冷月( 1月 ), 平均氣溫在準噶爾盆地為零下20度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 零下50.15度,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號稱“火洲” 的吐魯番為33度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度,居全國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之說。
山脈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征,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準噶爾盆地。習慣上把天山以南地區叫南疆,天山以北地區叫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叫東疆。
水資源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我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 多條。許多河流的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頗富“十里桃花萬楊柳”的塞外風光.新疆有許多自然景觀優美的湖泊,總面積達9,700平方公里,占全疆總面積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騰湖、艾比湖、布倫托海、阿雅格庫里湖、賽里木湖、阿其格庫勒湖、鯨魚湖、吉力湖、阿克薩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計1.86萬余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占全國冰川面積的42%,冰儲量2.58億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體水庫”。新疆的水資源極為豐富,人均占有量居全國前列。大沙漠占全國沙漠面積的2/3,其中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為33.6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沙漠,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于阿拉伯半島上的魯卜哈利沙漠。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48,000平方公里,為我國第二大沙漠。新疆沙漠中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和礦產資源。
宗教
新疆是多宗教地區。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喇嘛教(藏傳佛教)、佛教、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薩滿教,其中伊斯蘭教為維吾爾、哈薩克、回、 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撒拉、東鄉、保安等10多個民族所信奉。伊斯蘭教在新疆社會生活中有著較大的影響。新疆宗教組織主要有伊斯蘭教協會、伊斯蘭經學院和佛教協會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要高校有:石河子大學、新疆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新疆醫科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財經大學、塔里木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