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截至第三批創業板企業IPO獲批,目前已有28家企業進入創業板發行階段,其中有23家企業曾獲得VC(創業投資基金)/PE(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占總數的82.14%。未曾獲得VC/PE投資企業有深圳華測、成都硅寶、大禹節水、西安寶德和華星創業5家。
據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曾獲得VC/PE投資的23家創業板企業中,有3家曾獲得外資創投機構投資,其中北京樂普醫療獲得美國華平投資集團旗下Brook公司投資;愛爾眼科獲得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813.67萬美元的長期融資;銀江電子獲得英特爾投資的注資。
此外,有2家創業板企業曾獲得合資創投機構的投資。2009年2月,由海通證券和比利時政府等共同成立的中比基金以每股6.47元的價格購買中元華電365萬股,成為其唯一的機構投資者,而海通證券也是中元華電此次上市的保薦人。2004年底,有外資背景的信中利投資有限公司以70萬美元的價格獲得華誼兄弟3%的股份。
在曾獲VC/PE投資的創業板企業中,本土VC/PE機構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其中不乏達晨創投、深圳創新投、招商局科技等本土創投明星機構。據統計,達晨創投投資的億偉鋰能、愛爾眼科和網宿科技均已申報創業板成功,成為創業板獲批企業最多的創投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曾獲VC/PE投資的案例中不乏國資背景創投的參與,如1999年北京科投投資北陸藥業、2007年3月重慶風投投資萊美藥業、2009年6月嶗山科投投資特銳德、浙江科投投資銀江電子等。
另外,兩家券商直投子公司也現身創業板企業股東名單中,中信證券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資于2008年6月以每股8元的價格購入沈陽新松320萬股權,占其發行前總股本的6.96%;2009年5月,以每股13.2元的價格認購神州泰岳210萬股,占其發行前總股本的2.22%。海通證券直投子公司——海通開元以每股5元的價格持有銀江電子的75萬股權,占增資后股權比例2.50%。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婉婷表示,隨著我國創業板腳步的臨近,國內退出渠道的通暢以及已投資金的高效回籠,本土VC/PE培育新企業的投資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境內資本“本土募集、本土投資、本土退出”良性循環模式的逐漸成熟,將帶動我國本土VC/PE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編輯:寧波 來源:新華網(記者 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