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吉林省針對近期外派勞務人員在俄羅斯、蒙古、烏克蘭等國的勞務糾紛案件,詳細調查了勞務糾紛涉案人員辦理出入境證件情況,為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吉林省設立了外派勞務風險預警機制。
近期,吉林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出入境管理局以及省商務部門要求各市州對所轄縣(市)的外派勞務基地、重點人員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對可能發生的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及時掌控,建立外派勞務風險預警機制。
據了解,2008年以來,吉林省公安機關共偵辦勞務輸出領域經濟犯罪案件31起,總涉案金額9000余萬元,涉及人數6100余人。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偵辦終結案件17起,在偵案件1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7人,挽回損失1200余萬元。其中,長春市公安局通過大力搜集線索,成功破獲6起勞務輸出領域經濟犯罪案件,挽回經濟損失302萬元,打處犯罪嫌疑人9人。
吉林省還對違規經營和非法中介進行了清理整頓,目前共清理勞務中介企業245戶,其中有外派勞務業務21戶;檢查了涉嫌從事涉外中介活動的市場主體3200余戶,取締了非法經營勞務中介企業17戶。
編輯:鄧京荊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