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四川省宜賓縣公安局向家壩分局在全力服務西部大開發的建設中,為正在興建的我國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電站提供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努力營造和諧的建設、投資環境。從2005年至2009年8月,分局為415名民工討回工資累計達568萬余元,被人們親切地成為“討債專業戶”。
恢宏的向家壩水利建設如火如荼,常年120多個建設隊伍同時在金沙江畔的安邊鎮施工。2005年建設初期,浩蕩的施工隊伍進場不久,因某公司退場拖欠農民工工資而引發了18名民工到向家壩分局訴求,請求警方為他們討回工資。向家壩分局副局長鄧益權,要求全局民警一方面做好民工的安撫工作,一方面積極與相關承建單位協商,如數發放民工工資。派出所民警多次與協作單位銜接,終于為18名民工討回了12萬余元的工資。18名農民工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錦旗表達了對向家壩民警的肺腑之言。
2006年,隨著向家壩建設的全面鋪開,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時有發生。春節將至,分局民警根據在走訪中了解的情況和民工的求助,將為民工追討工資作為當前的緊迫工作。
春節前的一天,云南民工何某到分局反映,老板離開了向家壩,47名工人的工資87萬多元無著,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這可是我們一年的血汗啊”,面對民工的艱難處境,分局民警馬上趕到作業點,安撫47名民工,請他們放心,警察不會讓群眾受苦。分局副局長鄧益權、治安大隊長曾加敏等5名民警,分別與向家壩管委會、作業隊伍的相關領導協商,希望他們以大局為重,承擔起因工程承包者暫時離開向家壩而拖欠民工工資的管理、監督不到位的責任。經過民警反復地、耐心細致的工作,作業隊伍終于同意先行借給47名民工87萬多元,再由作業隊伍向承包人討回。僅春節前,先后為5個作業點的109名農民工討回工資232萬余元。
2007年,湖南某勞務隊拖欠民工工資68萬余元,向家壩分局民警多方奔走,積極協調,終于使45名民工在春節前領到了血汗錢。
2007年,一建筑施工隊伍因發包人資金不到位,致使76名民工的86萬余工資無力兌現。分局及時與向家壩管理局、勞動局、移民辦、民政部門銜接,共同做好民工的安撫及工資的兌現等工作。經過民警的多方奔走,在相關單位的協助下,一場三角債的糾紛得以解決,86萬余元工資如數兌現。
2008年,北方某建司拖欠民工工資45萬余元,28名民工衣食無著。向家壩分局民警及時與相關主管部門聯系,在管理局的支持下,歷經艱辛,農民工終于如數領回了工資。
近日,宜賓縣公安局向家壩分局成功處置了一起施工方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件,一場因水電四局向家壩施工局鄧某某協作隊拖欠民工工資可能引發的糾紛成功化解。水電四局向家壩施工局累計墊付了民工和管理人員工資49萬余元,使65名農民工如數領到了血汗錢。
2009年7月1日,宜賓縣公安局向家壩分局接中國水電四局向家壩施工局電話報稱:有部分民工到水電四局向家壩施工局討要工資,而該項目負責人不知去向。
向家壩分局民警立即前往處置。調查證實,承包工程的65名民工工作結束后,到水電四局向家壩施工局鄧某某協作隊伍結算工資時,無法聯系協作單位負責人鄧某某。面對49萬余元的工資無法兌現,部分民工情緒激動,到水電四局向家壩施工局辦公室討要說法。
向家壩分局立即組織民警對水電四局向家壩施工局鄧某某協作隊伍進行調查,仍無法獲得鄧某某的近期信息。為保護民工的合法權益,為國慶60周年創造和諧的環境,在向家壩分局民警的多次協調下,向家壩工程建設部壩區管理部采納了向家壩分局的建議,由水電四局向家壩施工局先行墊付民工工資,再由水電四局起訴江安某某建司(鄧某某以四川江安某某建筑工程總公司向家壩項目部名義與向家壩水電四局簽訂的協議)追討損失。至此,65名農民工及管理人員足額領到了49萬余元血汗錢。
安徽籍民工張某在向家壩某作業組工作完成后,老板不見蹤影。當他領到向家壩分局民警為他追回的14500元工資時,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留了下來,到向家壩其它項目找到了工作。2009年6月5日,張某將從向家壩截留的河床中揀拾的一塊金江石,送到向家壩分局辦公室,深情地說:“這是我在河底找了兩天,選出了這塊具有磐石精神的石頭,聊表我對警察的崇敬之情”。是的,歷經幾千年風霜血雨鑄就的金沙江奇石,不就是向家壩民警默默奉獻、公正執法的寫意嗎?"
編輯:鄧京荊 來源:四川宜賓縣公安局 (劉曼云 黃黎) 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記者 黃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