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主題之三:抱負
[背景]上世紀80年代,我國剛剛恢復高考不久,人才的嚴重匱乏使踏進大學門檻就等于進了“保險箱”:學習不用繳學費,就業不用愁。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大學升學率大踏步提高,大學生就業的壓力正在一年比一年加大,“90后”大學生必須面對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
[“90后”感悟]“我們崇拜偶像,但最想崇拜自己”。
“對于我們這個10多人的集體來說,方招的犧牲不僅使我們失去了一個同學,更讓我們痛心的是我們失去了一個百里挑一的‘男一號’。”跟隨李佳隆、第二個跳進江中救人的徐彬程說,他正是方招準備出演的青春劇的執行導演。
雖然來自全國各地,雖然踏入大學門檻才僅僅55天,但這個“舍己救人的英雄集體”,早在一個多月前就籌劃好了,他們要拍中國第一部在校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青春勵志偶像劇——《霹靂阿傻》。
在“湖北大學生網”的首頁,有他們10天前掛上去的劇情介紹。他們打造這部15集電視連續劇的目的就是為了“反映真實的大學生活,從而反映出當代中國大學生真實生活的面貌,更好地激勵大學生熱愛生活、思考人生、面對現實,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挑戰”。
“不必回顧,不必挽留,大步流星向前走;去揚帆,去出海,去開拓自己的天空。大地在你腳下,壯志在你心中,一切困難都會向你低頭。”這是掛在方招床頭的一段座右銘。
善良、寬容、豁達、帥氣的方招是陪同學來參加男主角海選而意外中選‘男一號’而出演阿傻的。徐彬程說,在他犧牲之前,他還在沙灘上跟女主角昌子琪排了一個多小時的戲。
“在上大學之前,我們從父母身上就已了解了現在社會競爭有多激烈。”18歲的龔想濤說,“我父親是經商的,他的人生三起三落,生意垮了之后,他都靠自己打拼起來,他教會了我什么叫拼勁,什么叫不達目的不罷休。”
“培養大家的競爭意識和磨礪大家的打拼意志,是我們拍《霹靂阿傻》的又一個目的。”在江水中救起“女一號”昌子琪的李立科說,“為了節約成本,我們劇組分頭談了10多個影視拍攝公司,目前已敲定了一家要價最低的公司,原計劃今年圣誕推出第一季,也就是前5集,現在看來,有困難了。”
“狂熱追星,崇拜偶像,是社會對我們這一代人的評價。我們崇拜偶像,但我們更想崇拜自己。”在劇組擔任道具助理的李立科說,“我們籌劃的青春勵志偶像劇還沒有開拍,我們的‘男一號’方招已經成了我們的偶像,成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所以我們不會放棄。”
從江中把第二個溺水少年推上一艘漁船的徐彬程說,雖然還沒來得及討論,但我們會在荊州或者湖北甚至全國海選我們新的“男一號”。
與方招已排演了10多遍戲的“女一號”昌子琪也說:“我會好好演下去,因為方招肯定不希望我放棄。”
[“60后”點評]“強調個性,強調自我,其實是社會的進步。”雷偉說,我們那個年代,物質水平極度匱乏,生活水平很低,孩子多,強調集體主義、強調團結協作是必要的。現在的社會要求他們獨立自主,講自我、講個性,強調個體,這和時代特征是一脈相承,包括學校教育,培養出一個個優秀的個體,然后再講協作。只有個體優秀的人協調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