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社康中心指該局人員假扮患者誘導醫生看病不核卡,并以此作為處罰依據
摘要:在今年8月份,多家社康中心和門診部被深圳市社保局處罰,除數百元罰款外,暫停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記賬資格。理由是,社保局經暗訪、現場檢查等調查,發現“醫生給參保患者看病不核卡,記賬員不核卡,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流失”。

蓮花北社康中心,以前人滿為患的大廳,如今門可羅雀。
從社康中心反映的社保局暗訪執法方式看,主要分三種:
1 “神秘患者”拿著與其本人相貌非常相似的他人醫保卡就診,讓當值醫生難以分辨;
2 “神秘患者”假裝非常難受,有緊急病痛讓醫生馬上治療,不給醫生核卡機會;
3 當值醫生若發現醫保卡有所不同,“神秘患者”采取吵罵的方法,給當值醫生施壓讓其就范。
在今年8月份,多家社康中心和門診部被深圳市社保局處罰,除數百元罰款外,暫停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記賬資格。理由是,社保局經暗訪、現場檢查等調查,發現“醫生給參保患者看病不核卡,記賬員不核卡,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流失”。
“監督管理可以,但為什么要采取這種釣魚執法的方式?”這是記者近日采訪多家受罰的社康中心時,負責人最為集中的質疑。更令受罰社康中心附近居民不滿的是,社保局對社康中心暫停刷醫保卡的處罰,其實最終懲罰的是患者,因為在此期間,所有人不能在受罰社康中心處刷醫保卡了。而社保局不愿就此事件作正面回應。
神秘患者:先“看病”后執法
近段時間,本報陸續接到不少患者反映,稱一些本能刷醫保卡的社康中心現在不能刷卡,詢問得知,發現是社保局對社康中心的處罰規定。記者從多家社康中心了解時,社康中心普遍反映遭遇到社保局的“釣魚執法”。
經統計,社保局對社康中心進行“釣魚執法”的時間多為今年五六月份。
王海廷,蓮花北二社康中心醫生。在6月份的一次診療過程中,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待了社保局人員假扮的患者。雖事件已過去了4個多月,在其向記者描述當時情況時,還是顯得忿忿不平。
據其介紹,當天下午三四時,有兩中年女子過來看病,稱嗓子痛,其中一位拿出醫保卡,在核對后,發現照片年齡和樣子與持卡者本人很相似,檢查結束后,便給患者開藥,但當對方從收費窗口拿到藥品和票據后,兩人稱是社保局來檢查的。“醫保卡上的照片和本人非常像,我根本不可能懷疑的。”王海廷說。
對此,蓮花北二社康中心收費窗口的收費員舒丹也稱,當時進來兩女子,門外還站著幾位,她一直以為是一起看病的,在刷醫保卡時,其也核對身份,照片和持卡者很像。“照片比照沒問題的情況下,不可能不開藥的。”
“當她們亮明身份稱是社保局的人時,我感覺被戲弄了。”王海廷醫生說。
事發后,劉桂琴主任也跟社保局人員理論,稱這樣執法讓社康中心難以接受,持卡者拿著有相似度極高照片的醫保卡,謊稱是持卡者就診,設套讓醫生鉆進去,故意制造不核卡的事實,“監督執法方式難道只能這樣?”
劉桂琴說,要是當時她們拿著的醫保卡性別不同,年紀或者長相有出入,醫生核卡后肯定看得出來。
據悉,福田區另外一家社康中心因為社保局的處罰,已將當值醫生辭退。
據該社康中心主任描述,當天,也是有患者進來,一直大喊著腰背有問題,非常疼,要醫生馬上看病并按摩,見患者很緊急,醫生沒來得及核卡,趕緊對患者進行診療,在診療后開藥時,發現社保卡和本人不像,醫生提出來質疑,但患者堅稱是自己的,并一再地催促醫生顯得很生氣,醫生只好以患者所持的醫保卡開了藥。
同樣,當患者拿到藥品和票據后,再次直接亮出社保局監督人員的身份。
暗訪執法:柿子撿軟的捏?
依據深圳市社保局的調查,8月18日,社保局發布了《關于對康樂門診部等十八家定點醫療機構違反醫療保險規定的處理通報》。
通報稱,據網上監控,發現部分醫療機構去年11月份以來存在醫療保險月記賬費用快速增長、單張處方金額較大等現象。2009年5至6月份,社保局經暗訪、現場檢查、提取資料復核、網上核對等調查,發現康樂門診部等18家醫療機構存在違反醫療保險規定的行為,經研究后將違規情況及處理決定進行通報。
同一天的另一份通報也明確注明社保局采取了暗訪執法的行為。
從兩份同一天發布的通告看,處罰的醫療機構不是社康中心就是小型門診部。
“社保局可能認為我們的規模小,患者的覆蓋面有限,即使被停刷醫保卡,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一社康中心工作人員稱。
多家社康中心負責人透露,社保局此次檢查是因為一些醫療機構醫保記賬支出額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懷疑個別醫療機構違規刷醫保卡開藥,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流失。
據他們了解,在社保局的統一監督調查時,其實也有派員去大中型醫院,同樣也發現了沒核卡,記錄不準確或是藥品加價的行為,但處罰通報里沒有一家大中型醫院涉及。不過這一個說法,因社保局不回應,記者無法對此進一步查實。
“罰款太多了我們是罰不起,大醫院罰得起,而且不怕罰。但停醫保卡的話,只能拿我們開刀。”面對記者的采訪,社康中心工作人員大倒苦水。
以福田蓮花北二社康中心為例,社區內三四萬人,一共兩個社康中心,算是比較密集的,停掉醫保卡使用后,影響人數也超不出總人數。但要是停掉隔壁的北大醫院醫保卡服務,影響的可就是整個深圳的上千萬患者了。
社康中心:得罪不起 敢怒不敢言
對于社康中心指稱的社保局采取“釣魚執法”行為,多家社康中心負責人坦稱是“敢怒不敢言”。
“大醫院下面的社康中心還好,一些企業的或是私營的門診部根本不敢說一句不滿的話。”接受記者采訪的一社康中心主任稱。
從社保局派出的“神秘患者”在社康中心就診時慣用的幾種方式看,社康中心普遍反映這一執法方式存在“引誘”和“陷害”。
“我們歡迎社保局對醫保卡使用進行監督管理,但這種執法方式實在令人難以接受。”蓮花北二社康中心劉桂琴主任說,社保局來檢查的人是兩個女的,而醫生是男的,核卡時見對方長相相似,“一般核卡都是抬頭看一下比照,不可能仔細端詳看上幾分鐘吧。要是男醫生真這樣,女患者還以為醫生有問題呢。”
按照社保局規定驗證醫保卡的流程,醫生只要通過醫保卡上的參保人照片與當時的持卡人進行比照,相貌基本一致就可以算核卡通過。并沒規定醫保卡要和身份證一并出示使用。
對于社保局的執法監督行為,比較能令社康中心接受的方式是,社保局監督人員完全可以隨時正常到社康中心,對正在診療的病人的醫保信息進行核查,如若發現違規,社康中心自然沒話可說。“但社保局并不這么做。”一社康中心負責人說。
因蓮花北二社康中心隸屬于福田中醫院,社康中心稱遭“釣魚執法”后,劉桂琴曾向上級福田中醫院反映情況,但醫院還是以“影響不是很大,別折騰,忍忍幾個月就過去了”答復,意思是別得罪社保部門,不想讓事態擴大。
而位于福田的另外一家社康中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及所反映的社保局“釣魚執法”行為,談起來一直很避諱,“很想把長久以來最為頭痛的事情說出來,反映反映,但我們得罪不起啊。”該社康中心主任面露難色。
■專家看法
“這是陷害型釣魚”
取證方式利用醫生的善意或疏忽
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安星律師認為,行政機關要實施“處罰”,那就得有證據。但是證據的獲取方式必須正當、合法。如果說監管人使用與自己長相相像的人的社保卡,或是監管人佯裝病痛緊急使用他人的社保卡,那么這種方式本身就具有欺騙性、不正當性。不能說不可以采用暗訪的方式檢查工作,但暗訪起碼應當具有正當性。
取證方式具有欺騙性
安星認為,醫療機構固然有核對證件的義務,但此事對醫療機構核對證件的義務也許要求過于苛刻。真人與照片相像是一種常態,現在調換了與真人相像的他人,僅憑肉眼識別的話,處于一般的善意,也會首先選擇承認。因此這樣的取證方式就是利用了被監管人的善意,使得被監管人陷入錯誤認識,這顯然具有欺騙性,其正當性、合法性必然會遭質疑。
使用這樣的方式取證執法,近來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討論,人們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釣魚”,甚至有人對“釣魚”進行了歸類,說這種類型的屬于“陷害型的釣魚”,就是說,被監管人本身沒有違規的意圖,監管人有計劃地使用某種手段,利用被監管人的善意或疏忽,使被監管人實施了違規的行為。
會使各方關系陷入惡性循環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楊龍芳教授認為,深圳社保局這種執法行為是在行政監督時,執法人員人為制造混亂,利用對方的弱點,誘導醫生就范,長久下去,會使社保局和社康中心及專業醫生的關系陷入惡性循環。
政府機關想掌握證據,依靠這種執法的作用有限。在法治社會中,除去公開和透明不說,大家要能站在正義的立場上,而不該將對方看成假想敵,社保局不相信社康中心醫生平常工作合乎規范,社康中心醫生對社保局的執法有抵觸。誠信缺失了,正義價值也會缺失。如此下去,對整個社會的傷害和破壞將非常大。
■部門回應
社保局:將向醫保處了解情況
記者核實“釣魚者”身份,其強調并非個人行為
為核實社保局“釣魚執法”工作人員的身份,記者查閱蓮花北二社康中心收費窗口的電腦記錄,在深圳市社區衛生服務系統中找到了在6月24日下午社保局監督人員所持醫保卡信息。
系統顯示,醫保卡所有者姓名“方玲”,按照其向醫生登記的聯系電話,記者撥通并進行采訪。接電話的是位女性,記者核對其姓名時,其稱自己并不叫“方玲”,而叫“方清”,承認自己是深圳市社保局醫保處監督大隊的工作人員。
對于6月24日在蓮花北二社康中心的調查,其稱是社保局統一安排部署檢查,自己持著他人醫保卡就診。其強調當時并不是自己的個人行為,“社保局醫保處的人很清楚,不要找我一個人,我們當時是一個姓姚的科長帶隊的,他最清楚。”
針對深圳社保局“釣魚執法”事件,記者于上周三和周四分別前往深圳市社保局采訪,經數小時的等待后,上周四本欲接受記者采訪的社保局又改變態度,不愿就此事件作正面回應,僅告知記者社保局會向醫保處了解,在掌握相關情況后,會直接向公眾公布。
■患者反應
明罰社康中心 實則殃及患者
在深圳市社保局在8月18日下發的通知公告中,處理決定清楚標明“暫停康樂門診部、普濟門診部、同德門診部的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記賬資格12個月;暫停大松泉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長杏門診部、蓮花北第二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同善中醫門診部的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記賬資格3個月。”
從公告的字面上理解,社保局行使職權,監督管理上發現問題,對存在違規現象的醫療機構作出處理。處罰對象是個別社康中心及小門診部,但對這些醫療機構停刷醫保卡的處罰,卻最終造成附近患者就醫難的問題。
因自己熟悉的蓮花北二社康中心不能刷醫保卡,72歲的王禹光老人不得不舍近求遠,去自己不熟悉的其他醫療機構診治。“小區的社康中心藥品挺全的,服務態度也很好,醫生也負責任,我拿老伴的醫保卡去醫生都不開的。”為了維護自己使用醫保卡的權利,王禹光老人還寫了一封反映信交給社康中心,希望向社保局呼吁一下,但出于種種原因,這封信還放在劉桂琴主任辦公桌上。
“社保局的不摸清底細,用那種誘導醫生上當的執法方式,本來就不合適。而處罰下來,造成不便的是我們。”王禹光說。
據介紹,遭遇社保局處罰之后,受罰的社康中心門診量急劇萎縮,有大醫院掛靠的倒可以安然度過,但私營門診部日常運轉出現困難。
編輯:寧波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