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來了一支診療小分隊,不收錢!消息傳出去,單位里的人們有空就往會議室里跑。會議室里,一個自稱是廣西中醫學院針炙專業大學生的年輕人,帶著一臺小巧的治療儀,說是來免費做理療。
在廣西南寧某事業單位,這位自稱名叫王磊的小伙子,連續幾天里帶著淳樸又靦腆的笑容,來者不拒,熱情地為聞訊而來的人們一一提供診療服務和健康咨詢,那臺小機器,常常連續運轉著,為絡繹不絕的問診者提供不同部位的理療。
最開始沒有人懷疑他的身份。那身T恤、休閑褲和運動鞋的打扮,看上去就是學生。盡管他從來沒有出示過學生證和身份證,可卻是帶著介紹信來的。信上說:“茲介紹王磊同志前往你處聯系青年志愿者健康義務服務(社會實踐)。”這份介紹信的復印件上,是蓋著名為“廣西中醫學院”公章的。他還有一撂社會實踐鑒定,上面蓋著廣西和南寧多家事業單位鮮紅的公章,證明此前他曾去過這些單位免費服務,受到好評。
這個眼睛小小、皮膚黑黑的年輕人,也從不主動向你推銷什么,只是把按摩器綁在你眼睛上做按摩,說是能緩解疲勞,消除眼袋,甚至能治好假性近視;或是將兩個膠片狀的東西,貼在你肩頭、頸椎、腰部或腹部,讓你感受來自儀器的各種強度的脈沖;再或者讓你穿上拖鞋一樣的足療鞋,根據所附的說明手冊,那臺治療儀可以治療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刺等數十種疾病,還可以卵巢保養和減肥。
于是人們開始打探這臺“神奇”小儀器的來歷。年輕人把這臺儀器翻過來,指了指貼在上邊的標簽說:“這可是‘(準)字號’,不是市場上到處賣的那種‘(健)字號’,一般專供醫院。”
當然,如果你表示也想買一臺的話,他起先會有些為難,然后會慷慨地說,正好他有個同學幫一家公司聯系團購了50臺,可以順便帶上一兩臺。他還會強調一下:“如果兩三臺零買的話,一般是拿不到的。”至于價格,原價1300多元,因為團購,批發價890元。
要拆穿騙局其實并不難。該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給廣西中醫學院相關部門打去電話。來自學校的反饋是,學校并沒有派出這樣的義務服務隊,沒有讓學生外出進行此類社會實踐,并且,通過學生信息庫查詢,沒有2005級學生王磊,信息庫中最近一次出現“王磊”的記錄是1999年。
在網上用搜索引擎一搜,發現類似的騙局不僅僅發生在廣西。有人冒用北京、江西、南京、蘇州等各地醫學院大學生身份,以免費診療、收集病例、社會實踐等名義,在全國各地推銷不同品牌的治療儀,上當者不在少數。
可是要查處這樣的騙局似乎并不容易。
該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先是撥通了110。很快警方回電說,他們不能出警,因為購買者付錢后還是可以拿到貨物的,對方并不構成詐騙;行騙人員只是冒用名義,屬打假范疇,建議向工商部門投訴。
然而撥通12315熱線后,接線的工作人員稱,這也同樣不屬工商部門執法范圍,因為對方是免費診療,沒有經營行為。并且,涉及到身份查證,建議找公安部門。
無奈之下人們當面質詢“王磊”。在不能自圓說的情況下,年輕人承認自己是冒用廣西中醫學院的學生身份,由公司派來推銷這款名叫“圣泉光能微電腦治療儀”的儀器。根據所附資料,儀器注冊號為豫食藥監械(準)字2009第2240119號,生產單位是鄭州優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磊稱,這是他們行業當前慣用的推銷手法之一。他所在的公司招聘了一批像他這樣學過中醫的畢業生,冒用中醫學院在讀大學生的身份,以社會實踐的名義去多家事業單位“服務”過。在他手里,也賣出過不少產品。僅靠一紙介紹信,他在多家單位都順利過關,直到11月10日在這家事業單位敗露。
更具戲劇性的是,警方最終趕到,將這位年輕人帶走。理由卻并非因為行騙,而是涉嫌偽造公章: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王磊”提供的介紹信發至廣西中醫學院,經學校核實,介紹信上的公章尺碼不對,系偽造,于是二次報警。
但警方一邊將王磊帶走,一邊回頭說:“下次碰到這樣的事,直接轟走!”
該事業單位一位負責人愕然,憤憤地問:“轟走?讓他們再到別處去行騙嗎?”
編輯:寧波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 包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