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記者昨日(16日)從陜西省衛生廳了解到,《陜西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指導方案》(試行)出臺,本月(11月)開始實施。城鄉醫療機構承擔包括預防接種等7類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經費政府承擔。
公衛項目基層醫療機構承擔
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包括預防接種服務項目、慢性病(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務項目、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項目、傳染病報告和處理服務項目、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健康教育管理服務項目等,這些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基層醫療機構承擔,并從本月開始按照指導方案實施。經費由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中統籌安排。各級衛生部門將定期對基層醫療機構實行情況進行考核。
主動發現未建卡兒童
基層醫療機構要對轄區內所有居住滿3個月的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和預防接種卡等兒童預防接種檔案。根據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疫程序,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接種,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接種。并采取預約、通知單、電話、手機短信、網絡、口頭和廣播通知等適宜方式,通知兒童監護人,告知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和相關要求。在交通不便的地區,可采取入戶巡回的方式進行預防接種。在流動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設立臨時接種點。至少每半年對責任區內兒童的預防接種卡進行1次核查和整理,并主動查找未建證建卡的兒童。
慢性病患者每年定期隨訪
基層醫療機構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篩查。凡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就診時為其測量血壓,若發現其為高血壓患者為其建立健康檔案,定期為其測量血壓,并進行生活方式指導,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對轄區內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醫療機構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對面隨訪。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應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發現病情較重的慢性病患者,及時建議向上級醫療機構轉診。
精神病患者康復指導
基層醫療機構負責對轄區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服務。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障礙等。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每年至少隨訪4次,為其提供精神衛生、用藥和家庭護理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藥,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征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并進行緊急處理。
傳染病及時上報
基層醫療機構及時發現、報告傳染病病例,并采取有效預防控制措施處理傳染病。首診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發現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已開通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的醫療機構,按照傳染病的類別在規定時間內使用該系統報告;未開通網絡直報系統的醫療機構,按相關要求通過傳真、電話等方式盡快進行疫情報告,同時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3歲以下兒童成長監測
實施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服務,提高嬰幼兒健康保障水平,使體弱兒及時得到干預,減少健康危險因素,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基層醫療機構要進行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出院后1周內,醫務人員須到新生兒家中了解出生時情況、預防接種情況等,同時進行產后訪視。并進行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和嬰幼兒健康管理等,指導嬰兒喂養、輔食添加、傷害預防等。
孕婦健康全程指導
孕12周前由孕婦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其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進行1次孕早期隨訪。對孕婦健康狀況評估,開展孕早期個人衛生、心理和營養保健指導,對具有妊娠危險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癥及嚴重并發癥的孕婦,及時轉診到上級醫療保健機構,并在2周內隨訪轉診結果。隨后定期進行產前、產后隨訪,提供指導。
重點人群進行健康教育
基層醫療機構通過發放健康教育資料、開展公眾健康咨詢等活動,對轄區內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0~36個月兒童家長等重點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同時開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鹽、戒煙、限酒、控制藥物依賴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預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等,從而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核心信息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提高居民健康素質。
編輯:鄧京荊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