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1+1》播出報道《垃圾面前:民意是黃金》,報道關注了廣東番禺擬建垃圾焚燒發電廠事件。
是否致癌意見不一
報道介紹,根據番禺區居民自發調查,在廣州白云區另一個已經建成4年的李坑垃圾焚燒廠,附近居民反映,近幾年患癌癥人數增多。對此,廣州市建委副主任徐建韻表示,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有80人常年正常排班,生活廢棄物管理中心,也有30多人常年在營運監管。目前從檢查情況來講,沒有一例是因為垃圾焚燒發電二惡英引起的癌癥。
對于有新聞說,有可能在番禺區采取一種全民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建還是不建這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白巖松認為,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是民主并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跟投票緊緊掛鉤。番禺垃圾焚燒廠事件不是一個投票能夠解決的問題。
關鍵在于建立信任
白巖松認為,這個問題的真正關鍵還不在于說是多數人支持,或者多數人反對,而是公眾對政府決策信任度的問題。因此,如何建立和恢復這種信任才是解決這個問題最關鍵的鑰匙。透明的機制、民意的獲取、第三方客觀的評價,最后一步一步,然后約束力,使它真像人們承諾的地方,真的不給健康帶來危害,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因此,建立信任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白巖松在節目中表示,番禺借這樣的一個機會,如果能去做好垃圾分類處理的話,反而由今天的沖突將來變成了政府跟百姓之間互相退半步之后,又互相前進了半步,把垃圾分類以及垃圾處理的事情在中國成了一個典范,那很牛。央視《新聞1+1》
對話
業主:全民投票不可取
主持人:剛才我們說到了一個今天從新聞中了解到的,有可能在全區投票,260萬人如果同時投票的話,你覺得你們會占到多大的優勢,你們有可能把這個項目從你們周圍推走嗎?
姚女士:沒有可能。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這種投票的可能,你覺得可取嗎?
姚女士:我是這樣看的,這個方式肯定不可取,為什么呢?因為番禺區有260萬人,我們華南板塊大概就是100萬人多一點,要是說這樣投票的話,那就肯定是160萬人比我們這100多萬人,在量上面我們就輸了。
……
主持人:姚阿姨,您的意思就是不反對把它移走,但是反對焚燒這種方式。但是我們從短片里面也了解到了,如果不焚燒,只是用掩埋這種方式,垃圾很快就會把番禺給圍起來,面對這種局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沒有?
姚女士:我們都討論過這件事,我們覺得番禺區政府,現在提倡用半年時間,去討論這個垃圾的出路,我覺得半年時間太浪費了。我們的意思就是說,現在馬上就要進行垃圾分撿,垃圾分撿了以后,減少的數量是很大的。
主持人:垃圾分撿您覺得是一個特別好的主意?
姚女士:我們至少現在分撿的水平還比較低,但是我們估計起碼也可以減去百分之四五十以上。
主持人:如果政府方面他們邀請到的專家提供的數據是足夠可信的話,這個垃圾焚燒發電廠散發出來的二惡英并不足以對人體形成很大的傷害,如果這一點是成立的話,您還反對在您家周圍建這么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嗎?
姚女士:我們還反對,為什么呢?我們現在不相信那些專家。
主持人:這就是你們最大的理由。
姚女士:因為目前,那些專家說的話,我們沒有看到真正的事實。
編輯:寧波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