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研討會 |
 |
大家積極發言 |
中國日報網消息:“要加強機耕道、提灌站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機械化耕作提供條件。”“我認為要加大土地流轉力度,讓分散的土地集中成片,便于農業機械作業。”“要整合資源,建立信息平臺,拓寬服務領域,開展跨區作業。”11月30日上午,四川宜賓縣蕨溪鎮農機協會、宜賓縣展鵬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研討會上,參會人員積極諫言獻策,為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開“處方”。
據了解,宜賓縣展鵬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7月,入社社員100名,擁有各類農業機械60余臺。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目前合作社社員180名,擁有微耕機160臺,小型拖拉機20臺,機動噴霧器51臺,插秧機2臺,大型聯合收割機2臺。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一年多以來,推廣耕作機400與臺,培訓農機手420名,培育農機大戶10戶;組織水稻插秧260畝,水稻機械化收割700余畝,帶動全鎮機械化耕作52000余畝,機械化耕作面積占適宜耕作面積的77%。同時,專業合作社還組織機手到成都、江蘇、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跨區作業,收割小麥、水稻2萬余畝。
在當日的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圍繞當前農機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發展方向等問題出謀劃策。最終一致認為,社員要強化主人翁意識,增強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凝聚力;農機專業合作要整合資源,培養一支骨干隊伍,建立“機手服務聯系卡”,分區域服務;建立實驗示范基地,創辦服務實體,增強專業合作社“造血功能”;拓寬服務領域,開展跨區作業,充分發揮現有耕作機械資源。
編輯:肖亭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王巍 四川省宜賓縣委宣傳部 陽明 王映雪 楊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