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理事長(右二)檢查殘疾學員的縫紉樣品
萬站長(右)頒發《培訓證書》
殘疾人手捧《培訓證書》高興極了
中國日報網消息:“我們既要幫助殘疾人樹立身殘志堅、自強自立的信念,又要幫助他們學會一定的生產生活技能,裝上‘芯片’,增強‘造血’功能,還要幫助他們打通就業的‘綠色通道’。這才是我們殘聯工作應該踐行的科學發展觀。”
日前,四川省宜賓縣殘聯理事長彭長芬向記者介紹了該縣促進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的三大舉措。
“導航向”,幫助殘疾人重拾生活的勇氣,引導社會各界對殘疾人關心支持、辦實事。今年,該縣大力宣傳《殘疾人保障法》,為殘疾人實施了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占全年的306%。扶持貧困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免費服藥100%。免費為殘疾人提供輪椅50輛,為3個衛生院、6個社區配置了價值30多萬元的康復器材,全縣有4000多名殘疾人得到了康復服務。該縣還組織殘情鑒定醫生深入到26個鄉鎮,為殘疾人集中開展殘情鑒定,不僅為殘疾人提供了方便,而且減少了殘疾人到縣城辦證的開支約500萬元,目前已為15000多名殘疾人換發了新證。該縣對全縣100名貧困殘疾學生實行資助,共資助資金2.2萬元;對5名新考取大學生每人給予2000-3000元扶助。
“裝芯片”,免費為殘疾人培訓實用技能。該縣與宜賓縣科普職業技術學校聯姻,在全縣26個鄉鎮招收殘疾學員,開設速控機床和電動縫紉技術兩個培訓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免費培訓,學員免交食宿費,免交學費、書本費,共將培訓900名殘疾人。今年還舉辦殘疾人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班4期,培訓殘疾人550人。12月4日下午,在四川省宜賓縣科普職業技術學校,10名殘疾人不僅獲得了一本藍色的《四川省農村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證書》,還被四川思瑞公司招聘為企業員工。主要為五糧液、瀘州老窖、茅臺、郎酒等提供印刷包裝。
“送綠卡”,為殘疾人打通就業的“綠色通道”。今年,已輸送100多名殘疾人到成都、宜賓等地企業務工。科普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劉翠山說,通過培訓速控機床和電動縫紉技術,考試合格將發給四川省勞動廳《職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書》,并將加強和福利企業聯系,推薦更多學員到企業務工。該縣還投入29.5萬元為80戶農村殘疾人改造危房;投入扶貧資金6萬元和康復扶貧戶貸款貼息資金5萬元,扶持200多名農村殘疾人發展生產。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王巍宜賓縣委宣傳部 廖時權 陶冶)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