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12月7日晚,湖南湘鄉育才中學發生造成8名學生死亡、26名學生受傷的重大踩踏事故,中國日報記者迅速趕到了發生這一慘禍的事故現場。
以湖南縣級中學的標準衡量,湘鄉市育才中學堪稱一流,據育才中學原校長陳壽康介紹,湘鄉市育才中學始建于1997年6月,原名為東山鄉中學,后來由本地人李偉良投資62萬元改建而成,是一所經湘潭市教育局審批的全日制民辦完全中學,學校實行滾動發展的方式,至目前擁有固定資產2988萬元,校舍建筑面積達42000多平方米,教職工140人,在校52個班,共學生3626人,其中90%為寄宿生,在當地是教學質量和條件都比較好的學校,這所學校董事會共有5名董事。
校門口,大紅喜報貼出學校中考的優異成績,校園中綠樹成蔭,教學、生活、體育、行政設施非常齊全。學校雖然在當地與公立學校相比收費高很多,每名學生每年繳納4000多元的學費,但教學條件好、師資力量雄厚,因此湘鄉市很多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都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這所學校學習。
記者來到了7日晚發生事故的教學樓,這座教學樓大體呈回字形結構,大樓四個方向都有樓梯通達一層,樓梯為水磨石結構,寬度約1.5米。發生這起事故的樓梯口,位于教學樓與學生宿舍最近的一號摟梯,事發當晚,天下大雨,孩子們為了早點回寢室,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個通道,一時間,人流高度密集。
發生事故的地點,就在這座樓梯1至2樓之間,在樓梯間墻角,殘留著一灘血跡。據事發時最早趕到現場的老師和踩踏中僥幸生還的學生說,事故發生時,先是有1名女生滑倒,后面潮水般涌上來的人流,一層疊一層地壓了上去。在面積只有3至5平方米的樓梯間,瞬間就堆積了幾十人。壓在下面的學生,因為嚴重的擠壓、窒息,非死即傷。在收治受傷學生的醫院,幾名僥幸逃生的學生向記者回憶起了事發時的驚魂一刻。
在湘鄉市人民醫院住院部12樓,幾間病房中收治著7日踩踏事件中受傷的學生,這些孩子大多鼻子里插著氧氣管,在家長的陪伴下,在病床上靜靜地躺著。個別孩子,至今未能從慘劇的驚悸中恢復,不愿意多說話,也睡不著覺。隨后, 記者來到醫院,采訪了在本次事故中受傷的幾名同學,其中一位是來自101班的14歲初三學生小李,她回憶了當時的情景,當時是21:10分,正值下晚自習,本有四個樓梯口供學生下樓,可是外面下著傾盆大雨,大家都想找一個離自己寢室最近的樓梯口,這樣一來,這棟教學樓的幾百個學生蜂涌而至,又加上樓梯拐彎處沒有燈光,前面的學生倒下了,后面學生還是趕了過來,當時哭聲、喊聲一片。隨即學校吩咐了班主任老師告訴所有受傷的學生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小李告訴我們,其實學校以前也出現過擁擠的現象,只是沒想到會有這么嚴重的后果。平時老師在課間操的時候提醒過大家要注意安全。但當我們問起小李在這種危險事故發生時是否知道怎么保護自己時,她搖了搖頭,說平時沒有進行過演練。
記者又來到另一個病房,接收采訪的是105班初三學生小紅(化名),他頭部有些青紫。他說,當是自己是壓在別的同學上面,隨之而來自己又被其他同學壓了下去。他說學校規定21:10下晚自習,21:30熄燈就寢,在這短短的20分鐘內,要走回寢室,洗漱時間上確實有些緊,所以大家都很急。
據了解,罹難學生中,有7名男生,1名女生,分別來自附近城鄉。因此事件屬突發性踩踏事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湘鄉市政府表示,將秉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做到用足用夠國家法律政策,堅持做到城鄉一視同仁,堅持做到就高不就低,合理確定協商補償方案,積極與死者家屬協商補償。每個死亡學生家長、親屬都有一名以上縣處級領導帶隊協商處理善后事宜。保險公司派出工作組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辟“綠色通道”,確保理賠到位。
另據了解,湘鄉市公安機關已對學校執行董事、校長、法人代表葛某采取控制措施,育才中學賬號被凍結。湘鄉市委作出了免去朱清華教育局黨委副書記職務的決定,并將按程序免去其教育局長職務,湘鄉市教育局決定對育才中學實行臨時接管。目前,湘鄉市教育局副局長劉湘平正組織人員,對這個學校的教育、教學等管理工作行使日常管理權。在校園中忙碌了一整夜的學校老師們,開始組織未受傷學生恢復上課。記者在幾間教室看到,上課前,老師組織學生們起立,為罹難的孩子集體默哀,為受傷的同學能早日康復祈福。
中國日報駐湖南記者 馮志偉 實習生 鄒慶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