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一個由10余名防艾志愿者負責經營的以男同性戀者為主體顧客的酒吧,自2009年11月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試營業以來,衛生醫療部門和志愿者們計劃通過這個平臺對更多潛在的艾滋病患者進行“同伴教育”。隨著媒體和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升級,每天有眾多人員探訪酒吧,為了更好地保護志愿者的隱私,目前所有志愿服務者暫時從酒吧撤離,酒吧也暫緩了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正式開業的計劃。

張建波醫生無奈地站在酒吧中
建立“男同”酒吧進行“防艾”宣傳
戴著黑邊眼鏡、穿著黑色夾克、中等身材的張建波既是大理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也是大理市艾滋病健康促進會的創辦人和領導者。原計劃在12月1日開門營業的男同性戀酒吧,就是在他的倡導、牽頭下開辦的。張建波介紹,大理在男同性戀者中開展防治艾滋病工作是從2003年開始的。
“開始時最困難的問題是,怎么找到這些‘男同志’”。張建波說,他花了一年的時間依然找不到“男同志”的影子。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將一個“疑似同志”的中學同學叫到辦公室,說明自己沒有惡意,只是想在這個群體中做艾滋病防治工作。對方先是吃驚然后矢口否認,最終理解了張建波的目的才表示愿意配合。突破口打開后,這個群體浮出水面。幾年下來張建波他們掌握了多名男同性戀者的基本情況。
隨后,在張建波的帶領下,民間組織資助50萬元,大理市第二人民醫院出資100多萬元,在大理古城開設了一個“好朋友工作組”,打開了“防艾”工作的突破口。2009年中期,在大理市防艾工作會上,“大理市艾滋病健康促進會,大理好朋友工作組”提出開設一間以同性戀者為主體顧客的酒吧的構想,計劃通過酒吧這個平臺吸引、覆蓋、干預更多的人。

有著“大理市艾滋病預防健康促進會”牌子的酒吧
這一計劃經過論證后,大理市第二人民醫院從貝利·馬丁基金會申請了4萬元錢以及全球基金的2萬元錢,共投入6萬余元進行酒吧的前期裝修、設計。試營業期間,酒吧的日常經營主要由12名志愿者負責。每年2萬多元的房租,主要靠第二人民醫院的“防艾”經費承擔。酒吧營業后,會產生微利,主要用于維系酒吧的日常運轉。
“男同性戀中,超過六成是醫療條件和性知識都相對貧乏的農村人。”大理市衛生局局長李軍說,“通過搭建一個這樣平臺,讓我們大體摸清了男同性戀的底數。通過幾年的干預,也使得大理市男同性戀感染艾滋病的水平低于全國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