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云南省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與老撾自然保護部門初步確定聯合建設跨境自然保護區以來,正積極準備于12月在第四屆中老兩國邊境聯合保護交流年會上制定合作發展規劃。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湯忠明介紹,為開創中國老撾兩國邊境一線自然保護區聯合保護的新模式,更好地保護以亞洲象為代表的跨境遷徙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局相關人員于10月中旬前往老撾南塔省農林廳商談。初步確定了共同建設“尚勇—南木哈聯合保護區域”,范圍包括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勇子保護區31300公頃和老撾南木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中國邊境接壤的23400公頃范圍區域。
中國亞洲象現存250頭左右,主要散布在西雙版納的自然保護區內,其中勐臘和尚勇兩個自然保護區都與老撾接壤,涉及自然保護區的邊境線長達100余公里。亞洲象在中國的尚勇保護區與老撾南塔省的南木哈保護區間頻繁往來。
據介紹,建設這一聯合保護區也是西雙版納幾條野生動物保護走廊帶建設的一部分。亞洲象是熱帶森林中的旗艦動物,活動空間大,卻被分散的自然保護區割裂為一個個小種群。
為了把分散的熱帶森林連接起來,給包括亞洲象在內的野生動物的生息繁衍創造更好的條件,2006年,由云南省科技廳支持的亞洲象保護走廊帶的調查規劃與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此外,亞洲開發銀行“西雙版納生物多樣性保護廊道建設示范項目”也付諸實施,目的是在不久的將來為孤立的野生動物種群建立起遷徙的通道,為種群間的交流打下堅實基礎。
下一步,勐臘保護區與尚勇保護區之間也將建立生態走廊帶。用生態走廊帶的方式把中國勐臘保護區與老撾豐沙里之間的亞洲象、中國尚勇保護區與老撾南塔之間的亞洲象連接起來。
在西雙版納的熱帶森林中,不僅有地球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亞洲象,還有許多神奇的動植物。如地球上最小的偶蹄動物——小鼷鹿,還有白頰長臂猿、水鹿、蜂猴、云豹等珍稀野生動物。珍稀植物包括:熱帶雨林最高的樹——望天樹,最毒的樹——箭毒木,中國最大的花——疣柄魔芋等。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楊松海表示,經過多年的溝通和合作,中老雙方一致認為,要樹立自然保護無國界意識。邊界線兩側自然保護區內的亞洲象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不僅是中國和老撾人民的,也是全人類的,保護好這一區域內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和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是雙方保護區管理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來源:新華社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