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記者:實施“七彩云南保護行動”以來,云南九大湖泊環境綜合治理有何進展?
王建華: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防治,是七彩云南生態文明的標志性工程。從2007年開始,云南省政府連續召開了滇池治理現場辦公會和滇池環湖截污現場會等一系列重要會議,認真總結了九大高原湖泊水環境綜合治理近10年來的經驗教訓,認真學習借鑒國際、國內湖泊治理的先進經驗,以大幅度削減入湖污染物總量為核心,以改善湖泊水環境質量為目標,深化改革,創新思路,改進方法,確定了環湖截污和交通公路、外流域調水及節水、入湖河道綜合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生態修復與建設、生態清淤等六大工程治理思路和措施。
目前,盤龍江、寶象河等29條主要入湖河道治理效果明顯,各項治理工程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尤其是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進展順利。滇池流域污水處理廠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短短一年時間,主城區污水處理能力實現翻番,由原來的處理55.5萬噸/天,躍升到110.5萬噸/天。
滇池治理六大工程措施,不僅是滇池治理的重大創新,對云南省其他湖泊治理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幾年來,洱海等其它八個湖泊結合各自湖泊的特點和實際,按照六大工程的要求積極推進各湖泊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并取得明顯成效。洱海治理的經驗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國家有關部委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廣。
截止2009年第三季度,九湖“十一五”規劃項目207項,完成61項,累計完成投資63.59億元,占規劃總投資118.37億元的53.72%。其中,滇池完成投資47.25億元,占規劃總投資92.27億元的51.21%,其它八湖完成投資16.34億元。根據湖泊水質監測分析報告結果顯示,除陽宗海水體砷濃度超標、降為劣V類外,滇池、洱海水體污染物有所下降,其它湖泊基本保持穩定。
中國日報記者:云南省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護滇西北生物多樣性?
王建華:2008年云南省政府召開了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會議和座談會,出臺了《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若干意見》,發布了《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麗江宣言》。建立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編制了《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綱要(2008~2020年)》、《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2008~2012年》、《滇西北地區禁止發展、限制發展和退出產業名錄》。
目前,滇西北5州市及18個縣(市、區)已分別編制完成《生態州市縣建設規劃》。
組織開展了云南省生物多樣性評價。基本建立了云南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庫,從物種豐富度、生態系統類型多樣性、植被垂直層譜完整性、物種特有性與外來物種入侵度等5個方面對云南省129個縣的生物多樣性進行了綜合評估。評價結果為云南生物多樣性在全國名列前茅,且物種極為豐富,有野生高等動植物物種20312種(含種下等級),其中高等脊椎動物1972種,高等植物18340種;生態系統豐富和復雜,有12個植被型、34個植被亞型、445個群系、數量眾多的植物群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