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明年的經濟工作,要完成的指標很多,但老百姓真正關心的就是三樣:一是農民人均純收入能增加多少?二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能增加多少?三是財政收入能增加多少?各級黨委、政府圍繞這三個數字去用力,經濟工作就找準了目標,找準了方向。”
12月10日下午,云南省委常委會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云南省明年經濟工作。省委書記白恩培開宗明義,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們要千方百計地抓農民增收,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有較大增長。”
“我們要千方百計地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崗位,挖掘就業潛力,拓寬就業渠道,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確保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
“我們要進一步調優結構,積極尋找除煙草行業之外新的財源項目,實現財政增收。”
這“三個數字”,都與群眾生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這“三個數字”,都是“民生數字”、“民生指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號,明年的經濟工作重心將從‘保增長’轉變為‘促轉變’,轉變發展方式成為當務之急。不能再走一味追求GDP的老路了,圍繞這‘三個數字’去謀發展,就找準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白恩培說。
在此之前,圍繞如何破解“農民增收靠什么?城鄉就業靠什么?新的財源在哪里?”這三道難題,云南省委組織開展了專題調研,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破解好“農民增收靠什么”的難題,農民人均純收入這個數字就有了保證;破解好“城鄉就業靠什么”的難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這個數字就能再寫輝煌;破解了“新的財源在哪里”的難題,財政收入這個數字就能實現增長。
“經濟工作千頭萬緒,圍繞這‘三個數字’去布局謀篇,就抓住了關鍵。”白恩培說:“解決‘農民增收靠什么、城鄉就業靠什么、新的財源在哪里’這三道難題,就是抓住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財政收入這‘三個數字’的增長,就是抓住了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核心。”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