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昨天,大連市民政局公布,目前,全市城鄉低保對象15.5萬人,本市在國內率先出臺的城鄉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打破了多年來靠臨時行政動議的方式調整低保標準的老辦法,以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物價上漲指數為基本測算依據,測定并調整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2.91億
按照城鄉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的要求,3月2日,以市政府名義下發了《關于提高我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城市低保標準分別由每人每月320元、240元提高到360元、280元,農村低保標準分別由每人每年2100元、1800元提高到2400元、2100元。
目前,大連全市城鄉低保對象15.5萬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8.96萬人,保障面2.58%,月人均救助額194元,比提標前增加了40元,增幅25.9%;農村低保對象6.54萬人,保障面2.7%,月人均救助額122元,比提標前增加25元,增幅25.8%。全年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2.9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年內發生物價變動較大影響城鄉居民生活的情況時,及時發放物價補貼,實現了城鄉低保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增長。
5800戶危房改造規劃提前完成
2006年至2007年,全市共投入資金4500萬元,幫助農村困難居民改造危房3000戶。2008年,按照市領導爭取提前完成農村危房改造的指示精神,市民政局會同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及時調整目標計劃,將當年1000戶建房指標調整為2000戶。
同時,針對建筑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實際,將建房補貼標準由每戶1.5萬元提高到2萬元。
今年截至9月22日,全市800戶農村困難居民危房改造任務順利完工,幫助農村困難居民改造5800戶危房的五年規劃提前一年圓滿完成,全市累計投入農村危房改造資金1.01億元,有效地破解農村困難群眾的住房難題,提高了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升了生活質量。
農村社區覆蓋面超60%
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基本功能確定為“一場九室”:“一場”,即室外文體活動廣場;“九室”,即社區辦公室、綜合活動室、社會保障救助室、圖書閱覽室、警務室(人民調解室)、醫療衛生室、健康家庭指導室、體育健身室、社區檔案室。
今年以來,市縣兩級財力投入資金2億多元,按照平均面積500平方米和“一場九室”的功能要求,計劃新建改造474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并列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和新農村建設實事項目。
截至目前,全市需要新建、改造的440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市財力投資的234個新建項目已全部竣工、59個改造項目全部完成。目前,全市農村社區建設覆蓋面達60%以上。
來源:半島晨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