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昨(17)日,由省旅游局組織編制的《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旅游線要素建設實施意見》出爐,從形象打造到市場定位,從線路組織到旅游城鎮重建,《意見》對每一個受災鄉鎮都進行了具體規劃。目前,該《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已下發給包括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南充、雅安、阿壩等市州政府以及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據悉,《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重點推出了面向四大市場的6大主題抗震救災旅游線,并計劃打造多個核心旅游產品。
6大主題旅游線
“通過對地震活動及其致災規律的初步認識,了解地震科學知識,感受災區新貌變化……”據了解,圍繞“見證汶川大震,感悟人間大愛”為主題,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旅游線路總體走向為2條主環線、2條輔環線、3條延伸線。線路范圍涉及成都、廣漢、德陽、綿陽、廣元、雅安、阿壩州等約40個區、市、縣。主線包括汶川-北川-都江堰環線和青川-江油-平武環線;2條輔環線分別為都江堰-映秀-汶川-雅安-大邑-懷遠-青城生命通道線以及九環北線;而3條延伸線包括了九環線、蜀漢三國文化旅游線和大熊貓生態旅游線。在這些旅游線路中,根據內容的不同又劃分了“大愛中國”主題旅游線、地震遺址旅游線、中央領導抗震旅游線、災區新貌旅游線、生命通道旅游線、地震生態探險旅游線。
4大目標游客
根據《實施意見》,6大主題旅游線主要面向四大市場:一是愛國主義“教育”市場,主要對象是廣大青少年學生,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二是關心災區居民、關注災區發展的“愛心”市場,主要對象是災區居民的親朋好友,對口援建人員,社會上的熱心慈善人士;三是關心地球環境和自然災害影響的“求知”市場,主要對象是資源、環境、建設等方面科技、教育、宣傳工作者;四是思考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感悟”市場,主要對象是社會大眾。
特色景點
在這些旅游線路上,會串起很多富有特色的景觀、景點。如將在都江堰市建立的“減災防災國際學術會議中心”,汶川映秀建立的“5·12地震紀念館”,北川曲山建立的“‘大愛中國’博物館”,綿竹漢旺鎮建立的“地震工業遺址博覽園”,什邡穿心店建立的“地震遺址主題公園”,青川東河口建立的“5·12地震遺址公園”,都江堰虹口建立的“地震遺址地”。記者 王曉鷗
6大主題旅游線
1、“大愛中國”主題旅游線
都江堰—映秀—汶川威州—茂縣鳳儀—北川曲山—北川永昌鎮—安縣—綿竹漢旺—什邡鎣華—都江堰
2、地震遺址旅游線
都江堰—映秀—汶川威州—茂縣鳳儀——北川曲山—北川永昌鎮—北川桂溪—平武平通—平武南壩—青川房石—喬莊—木魚—沙洲—茶壩—竹園—江油—綿陽
3、中央領導抗震旅游線
都江堰(抗震救災指揮部、聚源中學)—漩口鎮—映秀
4、災區新貌旅游線
A、都江堰—漩口—映秀—綿篪—威州、蘿卜寨—理縣桃坪羌寨—薛城藏寨—雜谷腦B、都江堰—向峨—磁峰—丹景山—白鹿—龍門山—八角—紅白—鎣華—遵道—九龍—漢旺(東汽新基地)—拱星—睢水—茶坪—永昌—擂鼓—曲山—平通—房石—喬莊—木魚—沙州—茶壩—竹園—江油武都—青蓮—綿陽市
5、生命通道旅游線
雅安—蘆山—寶興—小金—馬爾康—理縣—汶川—都江堰
6、地震生態探險旅游線
A、都江堰—虹口—龍池—青城山B、都江堰—青城山—三江—九龍溝—崇州C、都江堰—映秀—臥龍—小金—馬爾康—理縣—汶川—都江堰D、綿陽—江油—平通—青川房石—喬莊—木魚—沙州—廣元(部分線路)
來源:天府早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