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文山三七
中國日報網消息:“做三七生意12年了,今年的三七價格是十年中最高的,因為價格高,銷量沒往年好,今年的銷量是去年的1/3,但利潤和去年差不多。去年20頭的50—60元一斤,今年漲到了160—200元一斤。”云南文山七海名參批零部的胡發艷說。
胡發艷說,她除做零售外,還做批發生意,批發主要銷往越南,生意好的時候一周能銷500公斤,最少一周銷200公斤,市場的需求量很大。
記者來到云南文山縣德厚鎮克地苗鄉三七GAP種植基地,云南文山州科技局黨組書記何明祥告訴中國日報記者,文山州的三七種植面積約10萬畝,一畝地投入1.5萬元,包括種子、肥料、人工費、管理費等等,三年后三七的產值按今年的價格計算有3萬元,對農民來說,收益相當可觀。
云南文山苗鄉三七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余育啟說,2001年到2005年,90%以上的三七是出口,主要出口給日本,還有韓國、歐美國家,以原料和半成品出口為主。2005年以后,中國人開始慢慢認識三七,發現它的好處,內銷這一塊上去了,公司生產的三七壟斷了主要的高端市場。
“下一步,公司加大精深加工的投入,我們已投入3000萬元建三七食品和保健品廠,估計到2010年7月竣工投產。苗鄉三七精華素是我們的現產品,銷量不錯。”
余育啟表示,三七遇到的困難主要是不難連種,三七的成長期是3年,3年成長期滿后,就不能再種了,至少等10年才能種。2006年和2007年種三七的農戶多,所以價格低,農民一看價格低,就不再種了,致使今年的價格飛漲。
余育啟認為,因為不能連種,導致可種資源越來越少,再加上三七醫藥價值高,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接受,不少藥廠用三七作為原料,比如,云南白藥、廣州白云山等,他認為,明年三七的價格不會降低。
被稱為“金不換”的三七有良好的止血、造血功效。《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云南省文山州因獨特的土壤和氣候優勢,成為中國三七之鄉。
來源:中國日報社駐云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Angelia)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