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新京報
中國日報網消息:“整治互聯網視聽服務是一項長期工作,只要被關停網站不解決侵權盜版、傳播低俗色情節目等問題,就不可能重新開放。”近日,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就關停BT網站事件的聲明擲地有聲。
本月4日,陸續有網友發現以提供BT搜索、BT影視下載索引服務為主的國內知名網站BTChina,出現無法正常訪問的情況。5日,BTChina首頁忽然僅以白底黑字掛出疑似該網站創始人黃希威的留言:“BTChina接廣電通知,因無視聽許可證,所以工信部刪除備案號,關站。”
■這一天早已注定
山雨欲來風滿樓。早在近兩年之前,BT就注定了今日被取締的命運。
2008年1月31日開始實施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表示:“未按照本規定取得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頒發的《許可證》或履行備案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然而上述文件又規定,“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的機構方可申請獲得《許可證》。根據廣電總局網站的數據,截至2008年底,國內獲得《許可證》的機構有332家。
以“BT中國聯盟”為例雖然活躍用戶已經達到四五千萬,但仍然是一個個人網站,一直沒有實行公司化運作,公司的少量廣告也僅能滿足網站運營,并不具備申請《許可證》的資格。
另一個讓BT網站不可能拿到這個證的原因是版權。在《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申請要求中規定:“用于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的影視劇類視聽節目,必須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電影公映許可證》,并且通過信息網絡傳輸視聽節目,應符合《著作權法》的規定。”目前所有的BT網站分享的視頻內容都來自非正規渠道,自然與轉正無緣了。
“我們沒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我們就是想堅持,等哪天相關部門通知關,我就關。”對于這一天的到來,BTChina的站長黃希威顯得十分淡定。
今年9月,《廣電總局關于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許可證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又重申了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網站須持證運營的相關規定。
目前,廣電總局發出了新的規定,2010年3月1日起,各級廣電管理部門要按照《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的有關要求,對本轄區內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許可證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無證播出的依法予以處罰(包括申辦未批的)。
■沒了BT,誰得了益?
業界認為,BT被封之后,首先獲益的將是視頻分享網站。
“我們這段時間流量增加了大概20%”。”56網CEO王建軍表示。其實并不僅是56網,土豆網上周的流量也比上上周增加10%左右。
在王建軍看來,流量增加和BT網站被封有很大的聯系,“流量增加的時間和BT網站被封的時間還是相吻合的”,不過流量是否能一直持續增加下去“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從流量增加的角度來說對視頻網站是一個好事。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廣電持續打擊BT,以及其他沒有資質的互聯網視聽網站,那么對大的互聯網視頻分享企業將是最大的利好消息。有企業內部人士私下對記者透露:“希望廣電還可以再狠一點。”不過,隨著版權環境的清理,互聯網視頻行業的競爭將趨于明朗化,這也意味著新的爭奪即將開始。
也有業界人士擔心,BT被封會讓沉寂一時的盜版盤生意又再次紅火。有視頻行業從業高層表示,實際上打擊BT還是非常容易的。雖然看起來有成百上千的BT網站,但是大的BT網站不超過10家。這些BT網站被封后,90%的BT渠道就被封了,整治起來非常容易,但是線下整治起來就比較困難。
■悄然變臉
據記者了解,國內有部分視頻網站已將一部分資金用于內容監管,在上傳視頻方面,通過技術屏蔽自動刪除禁止上傳的內容。此外,對于引起版權糾紛的內容,也有各自的刪除對策,并逐漸注重內容建設。
目前,搜狐已停止視頻分享的業務,專做正版視頻業務;優酷也已有大量正版劇集以及電影的儲備資源。土豆網公關部負責人陸洋表示,今年,土豆網已在內容建設方面投入千萬美元級的資金,明年這一數字將提升到1億元人民幣,主要用于購買正版的影視片資源。
啟明創投創始人鄺子平認為,目前國內視頻網站,隨著企業的發展已度過原始積累期,現在更多地希望去“漂白”,開始去真正買版權走正版路線。
但正略鈞策投融資咨詢合伙人張曉鵬告訴記者,個人用戶共享的上傳內容很難找到盜版主體,在內容監管方面可能會存在漏洞。此外,影視作品版權方與視頻網站也存在博弈關系,“有時候對于版權方來講,他們默認通過這種方式來擴大作品的宣傳輻射面。這也正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視頻網站持續享用免費版權大餐的主要原因。”
在張曉鵬看來,內容正版化是視頻網站未來發展的方向,但在現階段,其背后是高昂的成本支出。“如何應對高昂的成本是當下視頻網站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他舉例說,目前電影頻道支付的版權費主要以該影片的廣告費收益作為參考值,但以哪個估值來判斷視頻網站的版權費卻非常難。“這筆費用并非是通過一次性買斷該影片或是播放次數來收取版權費那么簡單,會是一筆無法計算的成本。”他說。
本報綜合
■鏈接:關于BT
BT是一種互聯網上新興的P2P傳輸協議,全名叫“BitTorrent”,中文全稱為“比特流”,最初的創造者是BramCohen,現在則獨立發展成一個有廣大開發者群體的開放式傳輸協議。
它通過URL識別內容并且和網絡無縫結合。它對比HTTP/FTP協議,MMS/RTSP流媒體協議等下載方式的優勢在于,一個文件的下載者們下載的同時也在不斷互相上傳數據,使文件源(可以是服務器源也可以是個人源,一般特指第一個做種者或種子的第一發布者)可以在增加很有限的負載之情況下支持大量下載者同時下載,所以BT也是網絡音視頻文件主要下載方式之一。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