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0日 第6天
盤溪,我懷念的家鄉
百年香樟樹(盤溪站)
飛豹和費宣為喜羊羊拍寫真
盤溪古廊橋的石像
今天陰雨寒冷,鐵路枕木濕滑,我們冒著冷雨艱難的行走了二十公里,下午抵達盤溪車站。一大早,我們就從西洱站出發,天很冷,我們還是得繼續前進。不過今天我還是有些小興奮,因為我可以徒步到達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盤溪。
這鐵路不僅是我們在走,還有當地的很多村民在走,他們有的在放羊、有的在放豬。而這鐵路上最多的不是豬羊,而是狗,隨處都可以看到狗,它們有的是流浪狗,有的已經是常住狗了。這里的狗對火車是司空見慣,聽到遠處火車的鳴叫,它們都不會驚慌失措,只有當火車快到跟前時,它們才會懶洋洋的從鐵道上起身挪到邊上繼續睡覺。一路上我們會和一些當地的村民聊聊,從他們的話語中,可以體會到他們對鐵路的期盼。下面是費宣和當地村民的一段對話,從這簡單的幾句話里,真的可以看出村民們還是很希望鐵路能繼續恢復運營。
村民:這里叫污水塘,以前有部隊在這兒。
費宣:過去,鐵路還通著的時候很熱鬧吧?
村民:以前盤溪車站這里每天都要十二趟列車,旅游車、客車開兩趟或三趟。
費宣:哦!以前熱鬧得很啊!
村民:可是現在一趟車都沒有了。我們當地人,雖然一年去昆明也沒有幾回,但是這火車停了,我們去昆明很不方便了。
費宣:是啊是啊。那在鐵路停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沒有提建議嗎?
村民:老百姓抗議了,但是抗議沒有用啊!鐵路運營的成本太高了。
遠遠地,眼前出現了一抹綠,我這盤溪的兒子當然知道那是百年香樟樹了。我很激動的加快步伐,往香樟樹的方向走去,我圍著香樟樹轉了幾圈,撫摸著它們,感覺真的好親切。人老說:世間萬物皆有自己的季節。是啊!這里的香樟樹也有它們自己的季節,雖是隆冬季節,但還是依舊那么綠意盎然。在香樟樹下,我想起了俊發地產—香樟俊園的一句廣告語“比起香樟樹,你遲到了五十年”,而我又遲到了多少年。在這里香樟樹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100年來它們溫暖了一代人的記憶,牢記了一段鐵路的過往。這里的36棵香樟樹100年前落地盤溪,吸取著南盤江的水,滋潤它們的樹干,經過歲月滄桑現在已經成了參天大樹。當年的修路者已經不在了,但是百年的香樟樹仍然在茁壯成長,它們見證了百年的歷史。如今,它們從一個法國的樹種早已變成了庇護盤溪的一片森林,當然也是一道靚麗的人文風景線。
盤溪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地方,位于滇中南,東連紅河州彌勒縣,南接建水縣形成了兩州三縣的集合部。交通運輸便利,滇越鐵路穿境而過,北通省城昆明,南達河口,是玉溪市及華寧縣連接滇南州、縣和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通道。1995年,盤溪鎮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之一。盤溪海拔最高點2491.5米,海拔最低點1110米,距縣城55公里。盤溪壩由南盤江、華溪河沖積而成,面積13平方公里,海拔1150米,屬暖熱河谷壩區,年平均氣溫20.2℃,年平均降雨量853.8毫米,無霜期345天,素稱"天然溫室"。這就造就了盤溪豐富的物產,常年都適合瓜果蔬菜生長,不過這主要還是產柑橘、甘蔗和甜橙,盤溪的白糖和紅糖也都是比較有名。
“美不美,山中水,親不親,故鄉人”。這句昔時增廣賢文,常常撩起我美好的回憶。每每想起故鄉,一幅朦朧而清晰的畫圖就展現在我的眼前,一種格外親切、格外溫馨的感覺溢滿心懷,催生我對故鄉永恒而誠摯的情愫。我的家鄉在盤溪的一座山里名叫山羊母,那里山清水秀,柳綠花紅,鳥語花香。雖然沒有城市熱鬧的氣息,但有其獨特的樸素的自然風光。也就是這平凡而深厚的土地,滋養著我故鄉的親人。由于自然條件的影響,雖然祖輩們常常嗟嘆于無法擺脫貧困的糾纏,但是,每個人的心里總是無時無刻的熱戀著這美好的山水。雖然我沒有出生在盤溪,但是小時候經常和母親回到家鄉,對家鄉的記憶也是非常深刻。
長大之后才知道,60多年前,我媽媽就是沿著這條鐵路徒步到昆明找工作,她謀得了紡織廠的工作。可以說我媽媽是因為這條鐵路才從一個山里姑娘變成了一個城里的紡織女工。現在想想若沒有這條鐵路,就沒有我媽媽當年堅強的走出來看世界,也就沒有現在的我在昆明努力奮斗,努力完成我的夢想。
媽媽來昆明之后的一段時間,我們家里條件好轉了一些,媽媽就把寨子里的人接到昆明工作,現在好大一批人都在昆明安家落戶了。以前回老家時,媽媽看到寨子里比較貧困的孩子,她都會把他們接到我們家住。他們在我們家一呆就是幾年,長大一點,再介紹他們找工作。在我的印象中,家里時常都有村子的親戚來住。
童年時候跟隨母親回家鄉,下車后還需要走一整天才能到達寨子,有時天晚了,還要住宿在山腰的寨子里。每當我走不動的時候,媽媽都會背著我爬山坡。長大以后,我時常駕車陪媽媽回老家。現在寨子里通車了,我們開車就可以一直到達寨子里。
那個時候,我們回老家都乘坐的是老式的蒸汽機車頭列車,機車全都得靠燒煤來產生動力,機車頭里有正副兩個司機和司爐工。最為辛苦的要數工作室里的司爐工,他們要不停的向爐膛送煤,一整天的工作下來,他們整個人都被黑煤掩蓋了,好似他們是從爐膛里鉆出來的。每當列車過隧道時都會有嗆鼻的煙霧灌進車廂,乘客們不得不掩著自己的口鼻。從昆明到盤溪只有160公里,但那個時候,列車要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顛簸才能到達。因為一路上彎多坡大,列車的行駛速度只能達到30公里,而且一路上的大小車站都要上下乘客。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來到盤溪,我真的有不一樣的感覺。昔日的熙攘沒有了,沉寂了許多。古老的法式建筑也沒有幾座了,現在我們就僅能看到三座黃色的法式房子。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作者 金飛豹) 編輯:肖亭 黃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