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沃爾沃信息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天津保稅區揭牌
圖為天津保稅區空港物流加工區效果圖
日前,瑞典沃爾沃集團信息技術研發中心項目揭牌儀式在天津保稅區空港物流加工區舉行。副市長任學鋒會見了專程來津的瑞典沃爾沃集團首席信息官、沃爾沃信息技術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卡蘭德一行。
卡蘭德感謝天津市和濱海新區對沃爾沃集團在津項目所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并介紹了沃爾沃集團天津信息技術研發中心項目的情況,表示今后將不斷密切與天津的全方位合作,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瑞典沃爾沃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運輸產品供應商之一,年銷售額422億美元,世界500強排名第167位。根據沃爾沃集團的全球戰略計劃部署,決定在天津空港加工區成立其在中國第一個信息技術研發中心。項目一期投資200萬美元,預計5年內將達到500人規模,主要進行汽車電子、IT技術開發及管理等業務,服務于沃爾沃集團及其他汽車制造企業和相關的全球客戶。
記者觀察
吉利“蛇吞象”前景看好
吉利收購沃爾沃,與此前的騰中重工收購悍馬,現在經常被相提并論,雙方同為中國民營企業,同為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出擊國際汽車資產,但前景則一明一暗。
應該注意到,這兩宗民企收購案,都是從謠言走向真實,顯示出各自強烈的收購欲望。但吉利如果成功收購沃爾沃,將是中國汽車業,迄今對外收購的最有技術和品牌價值的資產。相比之下,悍馬則因為其品牌已不合時宜而前景黯淡。另一方面,吉利是汽車業,無論怎樣“蛇吞象”,都比騰中更方便經營一個汽車品牌。吉利從一開始也都有明確的收購戰略。當然,收購之后能夠成功整合仍是巨大的挑戰。但有兩點或許可以讓人增加對吉利經營沃爾沃的自信,一個是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一個是吉利作為民營企業,從其出生即擁有更靈活的機制,這是大型國企所沒有的身段。
接下來,預計雙方談判的難點在于如何處理福特在交易中將要轉讓的沃爾沃知識產權。根據吉利此前公布,吉利收購的標的是沃爾沃轎車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權;沃爾沃轎車公司將保有其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以及公司為實施既定商業計劃所需要的所有福特知識產權的使用權;吉利將通過沃爾沃擁有其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并有權使用大量的知識產權,包括沃爾沃的安全與環保方面的知識產權。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昨晚對記者表示,吉利很難收購沃爾沃所有的知識產權,因為福特、馬自達和沃爾沃存在平臺技術的相互借用,吉利如完全收購沃爾沃,將影響福特在華市場。中國車企在對外收購知名汽車品牌時,都將面臨這一難以解決的命題。(部分文字來源經濟觀察報、南方日報)
來源:天津網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