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會現場
中國日報網消息:12月24日,四川省災后第三期藏族羌族地區傳統建筑維修保護技術培訓班在汶川縣正式開班。培訓旨在為四川藏族羌族地區培養傳統建筑維修保護技術隊伍和人才,使藏族羌族傳統建筑文化得到進一步保護與傳承。
此次培訓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地開設了文物保護理念,文物保護工程現場組織管理,文物保護工程中文物安全的若干問題,羌族建筑發展概況與建筑特征,文物保護工程資料的收集,文物保護工程管理程序及相關法規和木作、瓦作、石作現場操作演示等課程。授課者是有著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熟悉藏族羌族文化和傳統工藝的專家。
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不僅給文化遺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壞,而且給非物質文化保護帶來巨大困難。據悉,國家文物局的要求:用二至三年時間保質保量完成藏羌碉樓與村寨的搶救保護工程,并利用保護工程為阿壩州培養一支以當地工匠為主的文物維修隊伍,將一批具有傳統技藝的工匠培養成為民族文化傳承人,使之更好更有效地保護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來源:汶川縣委宣傳部施龍斌 薛生玉 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黃志凌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