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墓門
曹操高陵出土畫像石
第四,文獻還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遺令》:“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也在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第五,最為確切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后進爵為“魏王”,死后謚號為“武王”, 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第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鑒定年齡在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
曹操高陵的發現,印證了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謚號、他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有關記載是確鑿可靠的信史。千百年來,這些問題撲朔迷離,異說種種,疑霧重重,并由此產生了對曹操的許多懷疑和曲解。曹操高陵的確認,掃去陰霾,解決了諸多歷史懸案,讓人們新獲許多歷史信息,將為曹操及漢魏歷史的研究開啟新的篇章。發掘成果為漢魏考古樹立了準確的年代標尺,相關領域的研究將獲得新的突破。
曹操高陵的發掘,尚有許多工作仍在進行,如陵園建筑、墓地布局的調查等。同時,保護展示規劃也已開始著手進行。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