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蔭權
中國日報網消息:今天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做客國家行政學院,發表題為《發揮優勢 轉危為機為香港謀發展為國家作貢獻》的主題演講。曾蔭權在演講中指出,金融業需要返璞歸真。貪婪和賺快錢曾經是金融業發展的動力和風氣。我們必須遏制這種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的文化。我想這次金融危機帶給我們其中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無論全球化經濟怎么多姿多彩,我們都不能背離生活中的基本原則、價值觀,不能背離專業操守。
曾蔭權說,我們知道,金融市場的四大主要功能是:分配資源、確定價格、管理風險和公司治理。近十幾年來,金融業的發展逐漸偏離了它的核心功能。以資產證券化、信貸違約掉期合約(CDS)、抵押債務證券(CDO)為典型的金融產品,提高了資金的流動性,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但是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中介者往往是自行制造風險然后再轉移,而不是單單把風險轉移分散,因此令金融體系更為脆弱。
曾蔭權指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金融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而衍生的。除非有強大的實體經濟支撐,不然就沒有穩定的金融體制。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全球金融業的規模是全球GDP規模的16到17倍。什么樣的實體經濟需要高達十幾倍的虛擬經濟為它服務呢?顯然,金融業已經脫離了實體經濟的需要,過度膨脹了。而且,如果金融發展背離了實質經濟發展需要,反而可能會成為經濟動蕩的根源。
曾蔭權表示,金融業不僅在功能上,而且在它的基本價值觀、專業操守上,也需要返璞歸真。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們每每為華爾街爆出的內幕交易、操控市場等丑聞感到氣憤、感到沮喪。畢竟金融市場的本質是服務和誠信,如果金融機構總是把自己的盈利凌駕于客戶和社會整體利益之上,這樣的行業能夠維持多久呢?因此,目前的金融改革,實質上是一種回歸,回歸到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需要,回歸到簡單和透明的市場,回歸到誠信、公正、負責任的專業操守。
來源:人民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