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從明年起,江蘇1500萬農民全部可參加新農保,“防老”不再只靠“養兒”了,6個檔次繳養老保險,繳的越多,將來拿的養老金就越多。近日,《江蘇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正式出臺。記者獲悉,到明年底,所有涉農縣(市、區)全部推行新農保,而全國目標是在2020年前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全覆蓋,我省全覆蓋目標的實現比國家規定提前了10年。另外,我省765萬60歲以上的老人,只要子女參保了,不需交一分錢,每月可領到60元基礎養老金。
“實施新農保,是繼取消農業稅、實行農業直接補貼、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作出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在省政府召開的新農保工作會議上,省長羅志軍指出,新農保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農民收入,又能解除農民的養老后顧之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子女的經濟負擔,減少因經濟利益引發的家庭矛盾。
[6個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實施辦法》規定,具有本省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以在戶籍地參加新農保。據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徐郭平介紹,新農保制度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對于個人繳費部分,設立每年100元至600元六個檔次,并且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更高檔次的收費標準,參保人可自主選擇檔次來繳費,多繳多得;對于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對政府補貼,補貼標準每人每年為30-50元。
根據《實施辦法》,農村居民最低繳納15年,并年滿60周歲以后即可以享受待遇。養老金待遇則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對于基礎養老金,我們在國家確定的55元基礎上增加5元,即每人每月最低60元,由政府全額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依據本人繳費多少和年限長短來計算,養老金的月計劃標準為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除以139。”為何要除以139?徐郭平解釋說,139是根據目前我國老年人平均余命(平均余命是指60歲以上人口平均存活時間)計算出來的經驗系數。
也就是說,以最低繳費檔次為例,如果某農村居民每年繳費100元,地方政府最低補貼繳費30元,繳滿15年以后,連同利息個人賬戶資金為2000多元,除以139,個人賬戶養老金接近15元,再加上政府補貼的基礎養老金60元,農戶最低每月可以拿到75元。這樣,近兩年,農民拿到的養老金就超過了15年內所繳的1500元。
[子女參保后,滿60歲的父母可月領60元] 據統計,目前我省有765萬本省戶籍農村居民已經滿60周歲,沒有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徐郭平告訴記者,這些老年人不用繳費,就能按月領到60元的基礎養老金,但有個前提:他們符合條件的子女,需參保并按規定繳費。“無論子女是務農,還是在城里打工,或者是白領,只要參加了新農保或者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他們年滿60歲的父母不用繳一分錢,就能每月領到60元。”徐郭平說,子女參保,父母受惠,是在社會保障種體現家庭贍養責任的一種形式,有利于擴大覆蓋面和促進家庭和睦,并不會影響子女將來的養老保險待遇。
■相關新聞
9縣市試點“做實”養老險賬戶
昨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召開全省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工作會議。
省人社廳副廳長陳勵陽介紹,在試點地區的選擇上,我省先期確定了當地的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較大,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單位和地區,即省直管行業單位和江陰、張家港、吳江、昆山、太倉、常熟、丹陽、揚中、江都9個市。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做實個人賬戶范圍。
2007年7月1日前已經退休的人員,個人賬戶不做實;2007年7月1日已經參保尚未退休的人員,以前沒有做實的個人賬戶不做實,以后的逐步做實;2007年7月1日后參保的人員,個人賬戶從參保繳費開始逐步做實。做實個人賬戶試點的起步比例為5%,也就是先從個人繳費工資5%開始,之后逐步達到國家規定的8%。做實后的個人賬戶基金全部歸個人所有并可繼承,具有與社會統籌基金不同的私有屬性,不可再被動用。 (戚慶燕)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