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加強互聯網新聞宣傳和國際交流合作,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堅決貫徹積極利用、大力發展、科學管理的互聯網的方針政策,截止2009年9月底,我國網站的數量為320萬個,博客空間已達1.81億個,網民數量達到3.6億,網民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積極推動互聯網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更廣領域和更深層次運用。在科學管理方面,我們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依規,在全國深入開展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的專項行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專項整治,網上和手機媒體的淫穢和低俗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網絡文化環境得到改善,人民群眾拍手稱快,社會各界反映積極。我們還十分重視在互聯網領域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先后成功地舉辦了第二屆“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和“第三屆中美互聯網論壇”。
第六,全面介紹中國人權發展的情況,廣泛開展多層次的國際人權交流合作。重點做的工作有:一是組織制定和授權發表《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這是中國政府制定的第一個以人權為主體的國家規劃,是一份具有行動綱領和政策宣示性質的政策性文件,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全面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一份綱領性文件。《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全面規劃了今明兩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目標任務,系統闡述了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政策主張,體現了中國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堅定決心。12月初,組織召開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執行情況中期評估會,對行動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認真分析評估,結果顯示,執行計劃的執行情況總體良好,大部分需要兩年完成的量化指標的落實程度達到了50%左右,有的已經達到了65%。
二是支持中國人權研究會成功舉辦“第二屆北京人權論壇”,就“和諧發展與人權”這個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有來自26個國家的近百名人權高官和學者、專家參加了論壇,取得了積極的成果。2010年是我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中國將舉辦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我們真誠地歡迎世界各國朋友,尤其是媒體界的朋友來中國參觀、報道世博會、亞運會。我們將認真地執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也愿意并將繼續為媒體的朋友們全面、及時、準確了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提供一如既往的服務。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更加開拓創新的精神,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聲音,為世界各國了解一個繁榮發展、民主進步、文明開放、和諧和平的中國而繼續努力。我就先做這樣一個簡單的回顧和小結。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問題。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主持人郭衛民:下面進入提問階段,提問的時候請報一下你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關于互聯網手機,11月中旬中國政府展開了整治互聯網手機淫穢信息的專項行動,王主任能不能提供一些數據來向大家說明黃色信息在手機上的滲透率是怎么樣的?手機上的淫穢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程度如何?在你們展開行動以后情況得到了怎樣的改善?第二個問題,剛才聽到王主任總結國新辦今年的工作,請問您覺得您最滿意的是在哪部分?我們也想知道2010年國新辦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王晨:這是兩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中國的互聯網迅猛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影響巨大的新興媒體,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大,對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刻。剛才我已經說了,我們國家已經有3.6億網民,位居世界第一,有320多萬個注冊網站,這足以說明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是很迅速的。互聯網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和給人民生活帶來日益方便的同時,有些問題也凸顯出來,特別是網絡安全的問題。其中這一兩年來最為突出的就是網絡和手機媒體上的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的問題,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嚴重程度呢?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工信部、公安部這四家接受公眾舉報的機構,從12月4號公布舉報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的獎勵辦法以來,到現在這20多天里最新的數字是,已經收到21萬多條舉報信息,當然這里面有一些是重復的舉報,有一些舉報我看了以后相當的觸目驚心。大家可能從媒體上也看到了一些家長的控訴,由于網絡和手機,特別是手機淫穢色情給青少年和中小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有的是哭訴,看著孩子走上了邪路,家長非常難受,危害非常嚴重。
公安部破獲的一批網絡色情淫穢案也是觸目驚心的,手機淫穢色情使青少年受到的侵害也非常嚴重。20多天來光手機淫穢色情網站就有2300多個被舉報。所以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關閉了一批傳播淫穢色情的手機網站以及互聯網網站。從現在看,這次專項整治行動使得網絡上的文化環境有所改善,對淫穢色情信息的危害有所遏制。但是由于種種復雜原因,特別是手機淫穢色情是很多環節沒有把住關而造成的,比如電信運營商、代理服務商、接入服務商都要把好關,這就涉及到多個環節,打擊淫穢色情不是一朝一夕、一個月兩個月的事情,這將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要把這次專項行動持續到明年5月底,工信部要持續到明年年底,一點也不能含糊地堅持下去,堅持不懈地搞好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行動,切實抓出成果來,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期望和要求。
回答你提的第二個問題,新聞發布我最滿意的地方。我認為2009年是我國新聞發布制度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具體來講有以下六個特點:一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活動和重要政策的出臺舉行系列發布會,比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很多發布會都是向大家傳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在財政、金融、結構調整、宏觀調控等方面采取的措施等信息。圍繞新中國成立60周年、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等等,我們精心地組織新聞發布活動,以及時、準確、豐富的新聞信息來滿足媒體和公眾的需求。二是按照“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原則,做好重大突發事件的新聞發布。比如應對甲型H1N1流感、應對春季大旱,特別是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等特大突發事件,我們都及時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三是中央各部門和各地方新聞發言人和發布工作的效果日漸明顯。除外交部以外,商務部、衛生部、教育部、公安部、發改委、鐵道部、交通部等中央部門,以及上海、重慶、新疆、湖南、四川、云南等地方的新聞發言人都積極開展自主新聞發布,及時介紹政府工作,回應社會熱點,主動應對突發事件,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四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新聞發布。在日常的新聞發布中除召開新聞發布會外,還積極通過召開吹風會、發表白皮書、安排集體采訪、個別采訪,受理記者的問詢等多種形式對外闡述有關政策主張,回應媒體關注的有關問題,解疑釋惑。五是新聞發布等制度建設不斷深化。中央各部門各地方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新聞發布和突發事件的新聞發布機制,組織定時、定點例行發布的部門不斷增多,深圳等地還積極探索新聞發布問責制這樣一種新的方法來推動新聞發布工作。同時,我們在2009年同國資委一起推動了中央企業新聞發布制度建設,現在有一大批央企已經建立了新聞發布制度,比如說有的央企要跨境收購,那就一定要做好信息及時的披露,現在確有改善。六是開展更加務實有效的培訓工作。在組織中央部門和地方新聞發言人開展高層次、高水平培訓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對地方各級主要黨政領導干部有關新聞輿論工作能力的培訓,我們先后在地方辦了不少這樣的培訓班。
新聞發布這項工作在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仍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有一些領導干部新聞意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怕記者,不愿意接受采訪的情況依然存在;新聞發布的針對性、時效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通過互聯網加大新聞發布、提高對外傳播的效果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新聞發布工作機構和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充實。這里面最重要的還是一個認識問題,加強新聞信息發布,不僅僅是把一些信息公開和披露的問題,從根本上講是要堅持我們黨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是堅持政務公開,建設陽光政府、貫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突發事件應對法這些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需要。認識上統一了、提高了,新聞發布工作就能進一步提高、進一步搞好。
2010年將舉辦世博會、亞運會,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推進新聞發布制度化、機制化建設,進一步發展和規范。同時大家也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也提出,要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我們也在為此積極進行探索,來加強黨務信息的公開,及時回應國際輿論和社會公眾關注的問題。同時要進一步提高新聞發布會的質量和水平,在增強新聞性、針對性、權威性上下工夫,努力為中外媒體提供及時、權威的政府新聞信息,讓世界能夠更加了解中國,了解一個發展的中國、進步的中國、開放的中國。
香港星島日報記者:王晨主任您今年到過香港和澳門,請問您怎么評價港澳和內地的新聞交流現狀?您怎么看港澳媒體到內地來采訪,對他們有一些什么建議或者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的?
王晨:港澳媒體記者同內地的聯系十分緊密,各種新聞交流活動很廣泛,形式也是多樣的。我統計了一下今年港澳駐京媒體數量,目前是19家,有80多位記者負責內地的新聞報道,港澳媒體來內地采訪重大活動今年有1688人次,特別是“兩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大活動都有大批的港澳記者來大陸采訪。我了解到港澳媒體還組團對珠江三角洲、上海、四川、浙江、湖南、西藏、內蒙古進行了采訪。港澳傳媒高層時事評論員還到北京、上海、青島、湖南等地訪問,還有一些香港新聞從業人員來內地參加國情研修班。可以說,港澳傳媒與內地的交往越來越密切,港澳傳媒在報道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港澳了解內地的方針政策、了解內地各方面的情況、了解內地豐富多彩的生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別是在抗震救災、舉辦奧運、烏魯木齊“7·5”事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許多大事、難事、喜事這些方面,絕大多數的港澳媒體與我們憂樂與共,展現出同胞情、中國心,為我們攻堅克難給予了寶貴的輿論支持,促進了香港、澳門與內地的聯系與合作,也增進了國際社會對祖國大陸的了解。
今后我們將繼續以開放的姿態歡迎港澳傳媒來內地采訪交流,繼續為港澳傳媒的采訪工作提供便利,盡量多給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同時,也希望港澳傳媒的記者,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工作者在積極采訪的同時注意遵守內地相關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對突發事件的采訪一定要聽從當地新聞管理部門的安排,依法依規,注意安全。希望港澳傳媒繼續推動港澳與內地的交流與合作,以輿論支持促進國家包括港澳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路透社記者:首先祝王主任還有國新辦的同仁新年快樂!我有兩個問題,第一,自從2007年到現在,外國記者如果到外地采訪不必提前申請,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有些外國記者到外地采訪的時候還是會受到一些干擾,請問國新辦會有什么措施來改善這一現象?第二,有關外國的金融信息提供商的問題,王主任也說過很多次要加強服務、提供服務。除了監督管理之外,在2010年會不會有什么新措施來加強服務?
王晨:就像剛才路透社記者說的一樣,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477號令即《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采訪規定》,這個規定在去年年底到期以后又頒布了537號令,基本上延續了477號令規定精神,堅持了對外開放、為記者采訪提供服務這樣一種基本的精神,這表明了我們在這方面取得的進展和進步。及時準確、公開透明一直是我們接待新聞采訪,特別是一些重大突發事件接待新聞采訪時堅持的原則。我舉一個例子,在今年“7·5”烏魯木齊嚴重打砸搶燒暴力事件發生之后,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在抓緊這個事件的處置,另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對信息披露和媒體采訪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我們堅持對外開放,為中外媒體記者提供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信息服務。在座的可能有很多都親身經歷過了。烏魯木齊設立了新聞中心,組織大家到事件的現場采訪,凡是記者提出的要求,基本上都滿足了,要采訪什么人、采訪什么地方都滿足了要求。應該說,這次事件的報道確實體現了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原則,這表明了中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非常真誠的態度。許多新聞報道也為國際社會了解事件的真相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采訪過程中現在遇到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現場采訪秩序,這個問題也是我們遇到的一個新挑戰,就是怎樣既能夠使采訪活動順利進行,大家能夠順利采訪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時又有利于執法機構、執法部門在現場維持好秩序,這兩者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和解決。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對中國記者、境外記者提供服務,這個方針沒有任何動搖和改變,我們將繼續為大家在中國的采訪提供便利和服務。
同時我還要說一句,有關外國記者管理規定中也有要遵守中國法律法規的內容,在采訪中,特別是一些突發事件的采訪中,外國記者應該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遵守中國執法部門的一些臨時規定。比如說跨區采訪,有的區就不能進去,這樣做的目的,一個是考慮到暴力事件不安全,可能會影響事件的處置,一個是怕影響到采訪記者的安全。這個做法也是為了事件的妥善處置和確保外國記者自身安全所采取的,據我們了解這也是很多國家的慣例。
第二個問題,關于外國機構在華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的問題。今年元月29日,溫家寶總理簽署了“國務院第548號令”,確定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為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業務審批實施機關,國務院新聞辦與商務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于今年4月30日聯合發布了《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這個《管理規定》從6月1日正式實行。這幾個月來,一些外國和境外機構積極向國務院新聞辦提出在中國境內開展金融信息服務的申請,國務院新聞辦按照管理規定的要求認真做好管理和服務工作。到目前為止,已有10家外國或境外機構通過審批,獲得了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許可證。做好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的服務和管理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明年我們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548號令”,按照這樣的管理規定依法行政,做好服務和管理,同時要加強調研,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提高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使這項工作更科學、更規范,努力促進金融信息服務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中新社記者:剛才王主任在情況介紹中提到,今年中國政府舉辦了很多中外媒體的高層交流論壇和媒體峰會,重點加強了對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媒體交流,請問您對這種交流持何種態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接下來會有什么進一步的舉措?謝謝!
王晨:簡言之,堅定支持的態度,積極扶持的態度。因為媒體的交流是促進國家與國家、民眾與民眾相互了解的一個渠道,國新辦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推動中外新聞媒體之間加強交流、溝通合作,深化我們同很多國家新聞主管部門、管理部門的交流,從而為推動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發揮作用。剛才中新社記者問到,我已經講到今年新華社在10月8號至10號在北京承辦了世界媒體峰會,胡錦濤主席親自到大會上做了重要講話,這個峰會搭建了一個全球各大媒體交流、溝通和集思廣益的大平臺。6月份國務院新聞辦和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在北京舉辦了“中韓媒體高層對話”,中方的人民日報等14家中央與地方媒體的負責人和韓方的中央日報等12家媒體的報道局長、論說委員、編輯局長參加了對話。
我們還舉辦了“中非合作論壇新聞研討會”,2009年9月2號在日本東京與日本經濟新聞社共同主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研討會”,舉辦了“第四屆中日媒體對話會”,支持中國日報與日本的言論NPO聯合舉辦了第五屆“北京——東京論壇”,不一而足,各地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這些活動增強了媒體之間的合作、信任、理解,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推動中外媒體之間加強對話、擴大交流、開展合作。我記得中新社今年在上海也舉辦了一個中國和很多國家的華文媒體峰會,我還應邀參加了,舉辦得也非常成功。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我想提一個關于網站的問題,有時候出現某些網站突然被關閉或者不能檢索的情況,有時候會出現一些著名的報紙在網上的電子版不能閱讀的情況。我們感到最大的問題是,大家并不清楚衡量的標準是什么,將來對網上的消息會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方針?謝謝!
王晨:我們的互聯網方針最重要的是“積極利用、大力發展、科學管理”12個字,高度重視、積極發展,也要加強管理,趨利避害。按照這樣一個方針,中國的互聯網是充分開放的,我們擁有世界目前規模最大的網民、擁有世界最大量的1.81億個博客,網上的言論非常活躍,我看各方面的人都會承認這一點,中國互聯網總體上是快速發展的,總體的發展狀況應該說也是比較好的。同時,我們堅持科學管理,包括依法管理。由于我們同西方國家歷史文化傳統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必須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互聯網治理模式,這個治理模式既要保證互聯網健康發展,同時又要維護互聯網網絡安全,維護網絡安全是為了互聯網更好的發展。
剛才朝日新聞的記者問,什么樣的信息會治理。我可以告訴大家,依法管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年)、《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對網上什么樣的信息要治理都做了明確的規定,比如煽動民族分裂、鼓吹分裂國家、宣傳邪教、賭博、淫穢色情、鼓動網上犯罪這樣的信息必須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理。治理這些有害信息也正是為了使互聯網得以健康有序的發展,這樣做是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也是符合互聯網業界利益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鳳凰衛視記者:剛才王主任在回答提問的時候也講到中央提出要建立一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我們也關注到日前在貴州和長沙等地的黨委部門已經開始試點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您認為進一步加強黨務信息公開會成為2010年的工作重點嗎,具體有哪些步驟?謝謝!
王晨:我們的媒體確實非常敏銳,都觀察到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中首次明確提出的“要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的制度”。這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進一步推進黨務公開,增強黨務工作透明度的具體要求,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中央外宣辦是黨中央的一個機構,國務院新聞辦是國務院的一個機構,我們作為黨和政府新聞發布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將認真地貫徹這一重要精神,積極推動加快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設。
就像剛才鳳凰衛視記者指出的,湖南長沙、貴州貴陽、深圳等地黨委已經積極開展了新聞發布工作,有的也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受到了公眾和媒體的歡迎。目前黨中央的部門當中已經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史、中央臺辦、中央檔案館等部門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對于四中全會的決定,我們堅決貫徹,正在認真總結經驗,研究怎樣推進黨委新聞發言人的制度建設,這將是2010年新聞發布制度建設和新聞發布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我認為這也將是明年新聞發布工作的一個亮點。我們要推動黨中央各個部門和各地省區市的黨委加快制度建設,加強信息發布,通過發布會、提供新聞采訪服務等多種形式來發布黨務的信息,來為公眾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務。最后借這個機會代表國務院新聞辦對中外記者一年來對中國的積極報道,對中國的關心表示誠摯的感謝!中國的發展前景非常好,總體上世界各國傳媒對中國的報道積極面都在上升,我們愿意真誠地和大家合作,在新的一年里能夠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讓我們共同努力,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聲音,能夠把中國介紹給世界,也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