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種植的獼猴桃
中國日報網消息:1月12日,天氣晴朗,沿著蜿蜒的通村公路,記者隨村支書徐全根徑直來到四川省汶川縣三江鄉麻柳村兩委會。
麻柳村在汶川特大地震后農房全部新建。“村兩委會在總體上把握,村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地安置,也可聯建、遷建,有著充分的自主權。”經過簡短的交流,徐全根打開了話匣子。
“別看麻柳村處于高半山,可我們與河壩村相比可有優勢了。一是我們土地多,有種植優勢;二是我們的中藥材和獼猴桃已初具規模”。如今建好了新房的麻柳村,更需要發展,徐全根掰著手指數著麻柳村的優勢。
麻柳村普遍種植獼猴桃,全村共有600多畝獼猴桃,其中8戶超過10畝。“我家的獼猴桃就是在村支書的帶動下,種了300多棵,現在都有收益了,今年僅獼猴桃收入就有9000多元。這么好的市場,今年我又加種了500棵。”站在自家門前曬太陽的村民姜麗盤算著自己的增收之道。
姜麗家不僅種植獼猴桃,還在幾里外的山上種著厚樸、黃蓮等中草藥。徐全根告訴筆者,中藥材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目前,全村中藥材種植達200多畝。除種植業外,村民還大力發展牛、羊、豬等養殖業,尤其“三江老臘肉”已名氣在外,全村兩戶養殖大戶,一家豬存欄達300頭,另一家羊存欄達100頭。
“這些還不算呢!現在三江生態旅游景區創AAAA成功,我都想好了,農家臘肉、野菜都可以作為特色菜,搞個農家樂還不錯……”前途一片光明,姜麗對地處三江的優勢滿懷信心。
“開春后,我打算再加一層,率先發展農家樂,讓村民看到甜頭,才有說服力,讓全村發展農家旅游,再增加村民的收入。”與姜麗有著共同想法的徐全根牽掛著全村的發展。
震后三江依然美麗,徐全根說,在這個美麗的地方,麻柳村將是一朵艷麗的奇葩。地處汶川縣漩三經濟環線和三江生態旅游景區內的麻柳村,養殖業、種植業、旅游業將是實現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黃志凌 汶川縣新聞中心 史付莉 施龍斌) 編輯:肖亭 楊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