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記者從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組委會獲悉,將于今年4月在石獅市舉辦的第十三屆“海博會”對臺特色將更為凸顯:目前臺灣紡拓會已確定,將組織更加具有規模特色的參展考察團赴會,臺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臺灣制衣工業同業公會、臺灣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也將組團參展。一大批臺資紡織服裝項目有望在“海博會”上落地。 石獅市經過20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條以服裝加工生產為核心的紡織服裝產業鏈。以石獅為中心,連接晉江、泉州等周邊地區而形成的福建服裝板塊,共有紡織服裝企業1萬多家,年產值達500億元,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目前,石獅已成為全球性服裝加工貿易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成為中國五大服裝跨國采購基地之一。
據介紹,本屆“海博會”將充分發揮“兩岸共同辦展”的優勢,將舉辦海西經濟區紡織服裝項目招商簽約儀式,項目簽約及重點項目奠基、紡織機械、縫制設備新品發布、臺灣功能性紡織品推介會、海峽兩岸紡織機械對接座談會等大型經貿活動,以促進兩岸業界抓住“海西建設”的發展良機,推動兩岸業界在面料業、紡織機械業和市場建設方面合作共贏。臺灣方面還將提供一些高科技項目與內地企業進行對接,加快內地企業產業技術更新的步伐。
臺灣逢甲大學纖維與復合材料系主任鄭國彬教授認為,臺灣在服裝監測評估、材料開發、服裝設計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體系,現在缺的是輔料和配件生產資源,石獅在這兩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期待閩臺服裝行業深入合作。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 實習記者 黃桂華) 編輯:馬原 楊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