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您的小區物業費收得是不是過高了?這個價位的物業費是憑什么制定出來的?開發商留下的“尾巴”是不是引發了物業公司和業主之間的糾紛?昨天,本市召開了物業管理工作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在介紹今年工作計劃時表示,將首次引入物業服務第三方監理機制、制定物業項目交接技術導則、改革物業費價格形成機制、定期公布物業成本定額造價……這意味著,很多困擾小區業主和物業公司的問題今年都有可能破解了。
開發商的“尾巴”將受制
近幾年物業管理糾紛中,有相當數量的糾紛是由開發建設遺留問題引發的,如規劃變更引起居住環境的改變、開發建設單位不按規劃設計要求建設配套設施、有些小區地下車庫等配套設施權屬不明、房屋及附屬設備存在質量問題等。開發企業重建設、重銷售、輕管理,不僅在規劃、設計、施工階段會有遺留問題,甚至個別開發企業還對后期物業管理做出了不切實際承諾,從而遺留問題,這些開發企業留下的“尾巴”常常成為業主和物業企業之間糾紛的源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正在加快制定物業項目交接技術導則。”市住建委副主任張農科告訴記者,“這一技術導則以共用部位的交接查驗為重點,明確劃分前期開發與后期管理的責任,在交接查驗中解決好前期開發遺留問題,避免物業企業代人受過,影響業主與物業企業之間的信任關系。”
據了解,這個標準已經在部分物業項目中進行試用,并通過了專家論證,今年將以北京市地方標準的形式發布實施。
國內首創第三方監理進小區
小區物業費收多少錢才合適?按照有關規定是由業主與物業公司協商決定,但實際情況往往是一個小區的物業費由開發商確定后就“一成不變”了。今后,業主或者物業公司希望調整物業費,可以請第三方監理“做主”了。
“物業市場中業主和物業公司是買賣雙方,缺乏客觀公正的獨立第三方,不利于矛盾糾紛及時有效、客觀公正化解。”張農科說,“今年,我們將在全市推行第三方監理機制,在物業項目收費標準、物業服務行為技術評估、物業項目交接等容易產生矛盾糾紛的時機,鼓勵第三方進入監理評估,促使物業服務市場更加透明,行為更加規范。”
據介紹,第三方監理進小區,這在國內還是第一次,去年下半年,有關部門已經完成了相關制度的論證工作,今年將出臺第三方監理機構管理辦法,對監理機構的設立、監理范圍、監理行為等做出規定。
物業企業成本造價將公開
物業企業在服務過程中,成本造價不公開,是業主對物業費產生疑問的重要原因,今年將從新項目開始,引入第三方機構測算物業費初始價格,并將價格形成機制在售樓處公示。
“改革價格形成機制,是為了進一步從源頭上提高物業收費的透明度,促進‘質價相符’的市場風氣形成。”張農科說,目前,這個機制已經進入實操模擬階段,一旦成熟將擇機推開。
據介紹,從今年開始,將由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每季度公布一次物業服務成本定額造價,把物業服務過程中所涉及的人工、物料和能耗等成本細目和價格標準定期公布。據悉,這項工作從去年下半年已經開始探索,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初步方案,并進行了試采集。本報記者劉揚RJ047
新聞鏈接
2010年物業服務活動月啟動
又訊昨天,全市物業管理服務活動月啟動,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向全市物業服務企業發起倡議,在活動月過程中開展“十個一”活動。即開展一次節日安全宣傳、舉辦一次社區文體活動、組織一次業主代表懇談、安排一次設施設備參觀、進行一次服務質量評議、發放一次便民聯系卡片、提供一次社區義務服務、關愛一次社區空巢老人、慰問一次社區困難家庭、奉送一份新春吉祥祝福。RJ047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