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正在為羌族鄉親寫春聯。
中國日報網消息:由文化部組織的赴四川地震災區慰問團十多名知名書法、剪紙和繪畫藝術家,今天(7日)上午來到四川地震災區汶川縣映秀鎮老街村,為災區群眾寫春聯、剪花鳥福字,給迎來震后第二個春節的山村帶來了格外的喜慶歡樂。
文化部于春節來臨前開展的此次“吉祥新春,溫暖同行”送春聯、送年畫下基層活動,邀請了全國近30位知名書法家、幾位全國著名剪紙藝人以及當地書畫名家,分赴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崇州市,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略陽縣,甘肅省天水市秦城區、徽縣、成縣等地震重災區,為當地群眾書寫春聯,以優美典雅而又充滿深情的藝術作品送去新春的祝福,并與當地群眾一起喜迎文化新春。
今天來到老街村為災區群眾書寫春聯的著名書法家、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院長王鏞說,自己是震后第一次來到災區,雖然以前在北京時也同大家一起為災區捐款捐作品,但到災區來親身感受災區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在災區人民的辛勤努力下發生的可喜變化,并為山村群眾寫春聯,是特別有意義的。王鏞寫完一副春聯,正思索寫一個什么樣的橫批,周圍的群眾爭相說著“喜迎新春”、“重建家園”等,王鏞笑笑,說這些都在對聯上寫了,只見他飽醮濃墨,揮筆寫下“萬象更新”四個字,引起大家一片贊許和笑語歡聲。
聽說今天藝術家要來山村為大家寫春聯、剪紙和繪畫,老街村的鄉親們早就聚集到村文化活動中心的廣場上。這個文化活動中心以及全村的新樓房,都是震后在全國人民的支持幫助下新建的,重建家園、幸福生活的喜悅洋溢在大家的臉上眉梢,整個山村就像過節日一樣。廣場旁的路口,靜靜地立著一塊漢白玉石碑,一枚鮮紅的黨徽旁寫著“老街村:‘特殊黨費’援建項目”,老街村接受“特殊黨費”60.1萬元,援建房屋倒塌農戶138戶以及這座凝聚著喜慶歡樂的文化中心。一位羌族姑娘請書法家陳忠康博士寫一副春聯,書法家問她想寫什么內容,她說,就寫這兩行吧:“家園重建謝黨恩,萬眾一心愛祖國!”
在大家圍著書法家寫春聯的時候,廣場的另一邊,已準備好了送給災區群眾的春聯和年畫。為了此次“吉祥新春,溫暖同行”送春聯、送年畫下基層活動,文化部特別印制了5萬份由著名書法家書寫的春聯和兩萬份中國美術館館藏年畫精品,送給四川、甘肅、陜西地震災區的群眾。
來自內蒙古的著名剪紙藝人劉靜蘭剛剛開始剪第一個作品的時候,就收下了一個老街村的剪紙學生。她叫魏霞,地震后一直在學習羌繡,看見劉靜蘭的剪紙,她立刻就喜歡上了,也拿起剪刀跟著她剛認的老師,從虎頭上的“王”字開始一刀一剪地剪出了她的第一個剪紙作品。魏霞還拿出自己的羌繡作品給劉靜蘭看,師徒倆認真地探討起剪紙和羌繡有多少相通的藝術趣味。劉靜蘭非常喜歡這個新收的學生,她說,今年夏天有機會的時候,她要將魏霞接到內蒙古她家里住下,讓她好好學習剪紙。
時近中午,書法家為村民寫春聯活動快結束了,大家還依依不舍地希望再多寫一些。剛剛去村里給鄉親們送春聯回到廣場的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是此次活動的領隊。他說,文化部已經替鄉親們準備了許多春聯,還有精心挑選和印制的年畫精品,要送給大家。于是大家又歡喜地涌到廣場的另一邊,王文章和藝術家一起將春聯和年畫送給鄉親們。邊送,王文章邊說:“向地震災區的鄉親們拜年了,希望映秀鎮的人民過一個快快樂樂的春節,老街村的鄉親們歡歡喜喜地走進新的一年!”廣場上響起一片歡聲笑語和熱烈的掌聲。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寧波 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