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現場
中國日報網消息:2月21日,一輛17噸苯胺的罐車在106國道河南省濮陽縣段側翻到路邊深溝,并發生泄露。接到報警后,濮陽市消防支隊濮陽縣大隊官兵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4小時緊急救援,側翻苯胺罐車被成功吊出路邊深溝。
當日上午8時19分,濮陽縣大隊接到報警稱:位于106國道與省道307交叉口處,一輛裝有17噸苯胺的罐車發生側翻,導致泄漏。濮陽縣大隊迅速出動2輛消防車,12名消防官兵趕赴現場救援。
消防官兵到達事故現場,現場發現一輛載有17噸苯胺的槽罐車側翻在國道邊的河溝內,槽罐車上部注入口有苯胺源源不斷地流出。
據了解,苯胺是一種有毒、可燃毒害品,但是由于槽罐頂端破裂,消防官兵無法完全堵住,只能噴水稀釋。在現場指揮員的命令下,消防官兵利用手中的水槍對泄露苯胺進行覆蓋稀釋,并配合交警部門拉起隔離帶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險情就是命令,縣公安局副局長張慶茂也來到現場進行指揮。經過對現場情況的分析,張慶茂立即命令交管部門調來一輛大型吊車將槽罐車吊起。同時,早已佩戴好個人防護裝備的消防官兵,對槽罐車實施進一步稀釋,戰斗全面展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消防官兵只能不停地用水稀釋泄漏出來的苯胺溶液,通過稀釋的方式降低其污染性。
12時30分,側翻罐車被成功吊出路邊溝,泄露苯胺在稀釋中被成功堵漏。至此,經過現場救援人員4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成功處置了苯胺泄漏事故。由于處置方法得當,此次苯胺泄露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和對現場環境的影響。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焦宏昌 張雷龍 通訊員 劉敬寬) 編輯:寧波 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