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頭飯

捏氣球

煮鋤頭
中國日報網消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2月21日上午,廣東省化州市同慶鎮初中新校區教學樓前的空地上熱鬧非凡,一批批賓客從四面八方涌來。
樓前的空地上擺滿了桌椅,空地兩邊停滿了轎車。教學樓上掛著一條紅底白字的橫幅:“熱烈歡迎各級領導,各位鄉賢、嘉賓蒞臨同慶鎮初級中學新校區落成慶典”,顯示了賓客的身份和來意。
學校落成慶典
村民獲邀參加
上午10時許,慶典正式開始。
首先,一位化州市委某部門的領導代表化州市委、市政府對同慶鎮初中新校區的落成表示祝賀,并對支持學校建設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謝。隨后,同慶鎮委、鎮政府、同慶鎮初級中學的領導先后作了發言。
從2003年開建到落成,同慶鎮初中新校區的建設歷時8年,比規劃完工的2007年晚了近3年。究其原因,除了資金缺乏以外,講話的一位領導還認為“與部分村民的阻撓分不開”。
“這肯定是說我們。”作為同慶鎮初中新校區所占耕地的承包者之一,同慶居委會同慶圩村村民梁海知道,這位領導口中的部分村民就包括他,“既然這么恨我們,為什么還要邀請我們去參加慶典?”
2月19日上午,在家休息的梁海收到了由同慶鎮委、鎮政府聯合發出的邀請函。同慶圩村有不少村民收到了這樣的邀請函,其中不乏像梁海這樣的被占土地承包者,他們都獲邀參加兩天后舉行的同慶鎮初中新校區落成慶典。
“感覺很諷刺。”兩天后,慶典如期舉行。梁海和大多數村民一樣,未出席慶典,“這就像強搶了我們的女兒,還要請我們喝喜酒(意指送喜錢)一樣。他們這么明目張膽,一點都不怕我們舉報嗎?”
對于“政府的明目張膽”,村民原打算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回應——在慶典上和賓客搶飯吃。后來,村民因“顧及政府的體面”沒有進行抗議,慶典也按計劃在鎮府的主持下成功舉行。
雖然村民放棄了慶典當天的抗議,但一個月前,他們還是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政府的不滿。
捏氣球“吃”石頭
村民抗議無果
1月6日下午1時許,一場特殊的抗議在同慶鎮初中新校區的工地上進行。
經過幾十位村民10多分鐘的布置后,同慶鎮初中新校區食堂的支柱上貼滿了一張張白紙,紙的正中央寫著“油炸蛋”(有炸彈)三個大字,紙的下方寫著“化州市同慶鎮人民新種(心中)產品”。
“這(油炸蛋)是水泥地上栽的紅薯藤長出來的。”一位身著粉色馬甲的農婦戲謔道。
隨后,幾十位村民一字排開,她們前方的支架上掛著一大串粉色的氣球。
“捏個氣球總可以吧。”一位身著紫色外套的農婦笑呵呵地說道,此前,她剛捏爆一個氣球,“既然政府不理會我們的停工要求,我們總要出口氣吧。”
南方農村報記者看到,一個月前兩尺來高的水泥墻已長到2米多高,一層的樓板也已澆成,上面露出一些鋼筋,樓板下支滿了木頭支架。
“這就是我們抗議的結果。”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農指著房屋苦笑道,“他們根本沒把我們放在眼里,甚至一位領導還公開揚言‘到時候我們把樓蓋起來了,你們這些土包子告到北京都沒用’。”
下午2時許,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雨打斷了村民的抗議。次日下午,天氣放晴,村民的抗議繼續進行。
1月7日下午3時許,一次特殊的聚餐在工地前的空地上進行。
幾十位村民圍坐在幾張凳子旁,凳子上的三個碗中分別放著石頭、沙子和泥土。一旁臨時搭建的灶臺下稻草正在熊熊燃燒,灶上的鋁鍋里放了幾把鋤頭。
“鳥盡弓藏,田盡鋤頭亡。”一位胡須花白的老漢說道,“現在沒地種莊稼,只能吃泥土了。”
保護學校違建
查處村民違章
如村民所料,抗議當時并沒有招來政府的阻擾,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一個“戴眼鏡、藏在教學樓”里的中年男子看在眼里。
作為整個抗議活動的策劃者,梁海首先“被盯上了”。
1月6日晚,梁海的大姐收到了一位鎮領導的短信,短信稱:“潔敏你好,你家是否建了新屋在外面?聽講部分是違章建筑,準備對你家采取行動了,我怕對你家不利,你大哥是我同學且以前是很好的同學,我們又是朋友,我真的不想見到這樣,真的不想!”
“這是要挾。”對于這位鎮領導的“友情提醒”,梁海一家并不領情,因為梁海知道自家的房屋已建成多年,而鎮上有房無證的人家大有人在。
1月7日一大早,十多位政府工作人員造訪了梁海家,并對他家的房屋進行了丈量。對于違建房屋的命運,梁海一家開始擔心起來。但丈量后,政府遲遲沒有行動,讓梁海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違建房屋是鎮府手里的一張牌。”
今年春節前,鎮領導的另一條短信證實了梁海的猜測,短信稱:“潔敏靚女你好!關于聯中(同慶鎮初中新校區)使用你家的土地的事情,你一家人一直在鬧,其實學校讓了很多了,比(給)租金你家又比(給)多幾千文你家,那點地才二三十平方,比(給)的錢是征地的價格了,但你家人就是不同意,又上網又登報又叫記者,這是個公益事業,是同慶人民教育基地,全鎮人民都注視著學校的建設,全鎮人是如何睇你家的呢,你家人又何必呢!我是作為朋友和你講這番話的!希望你勸下家人靜下心來,不要搞得大家不好過,講得不對請諒解!”
“70多畝土地是幾十戶村民的,怎么是我在搞事?”對于這位鎮領導的說法,梁海一家十分不滿,為什么政府做錯了事,還能那么理直氣壯?“他們大力保護租用農地違規建設的同慶初中,卻要糾纏我家幾年前就建好的違章建筑。如果我答應不追究學校用地的問題,他們是否還會關心我家的違章建筑?”
“即便政府要查我家的房屋違建問題,我也要告到底。”梁海坦言,許多親朋勸他“要識時務”,但他仍然態度堅決,因為即使他家的房屋沒有違章,政府也會想其他辦法卡他們。譬如,8年前,有些村民就是在政府的威脅下簽名同意租地的。
當地信訪無效
欲赴穗京評理
“要是政府再不處理,我們下個月就去廣州和北京討說法。”梁海稱,此前村民已去過化州和茂名信訪,但迄今為止,村民也沒有收到有關部門的回復。而在新校區的落成慶典上,政府官員講話時只字未提土地征收問題。
“何時問題才能解決?”想起70畝土地的征收問題,想起此前同慶鎮初中新校區建設工程負責人李超偉的話:“報紙你也刊登了,新聞頭條你也報了,電視臺來拍到了又不播出來,現在又有什么用?你們是斗不過政府的”,梁海對前景充滿了憂慮。
此前,化州市國土局一位領導曾向南方農村報記者稱,租地建學校是搞公益事業,不合法,但合情理。該領導還稱,國土部門在此問題上并無過錯,即便要追究也只能查處土地的承租方。
“哪有這種說法?搞公益事業也不能損害農民利益,更不能違法啊。”對于政府的說法,梁海不以為然。同時,對于以新建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方式,梁海也提出了異議,“沒聽說過哪位學生會因教室破舊而退學。”
來源:南方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