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從供應、信貸、市場、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控,其中重申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交易全額征收營業稅、土地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等多項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時隔一年后,“限外令”最終得到恢復。同時,《意見》也對預售制度作出嚴格規定: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后,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3天內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京11條”與“國11條”相差不大,且出于市場供需關系長期緊張的現狀,北京市的房價將可能保持穩定上漲的態勢。
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設
《意見》規定,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設力度,調整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結構。其中,2010年各類政策性住房用地占全市住房供地的50%以上,新開工建設和收購各類政策性住房占全市住房新開工套數的50%以上。
《意見》還稱,切實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
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上述規定,廉租房、限價房、經濟適用房等政策性住房將越來越多地供應到市場中,未來的市場供應結構將發生很大變化。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發布的報告稱,由于政策落點為中低收入人群,這將使得商品房供應不會明顯增加,商品房房價難以下降。同時,由于政策性用地擠壓了商品房用地供應,未來“地王”出現的幾率仍然很大。
恢復“限外令”
《意見》表示,嚴格執行《關于規范境外機構和境外個人購買商品房的通知》(京建交〔2007〕103號)中對境外個人在京購房的居住年限和所購房屋的有關規定。該條款意味著,歷時一年多的“松綁”后,“限外令”終于得到恢復。
按照上述通知規定,在境內工作、學習時間一年以下的境外個人,不得購買商品房。境外個人在北京購買自住商品房的,一人只能購買一套住房。
去年1月,北京市九部門出臺15條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新政(即“京15條”),從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暫停執行“限外令”。此舉促進了北京高端樓市的回暖。
陳國強表示,“限外令”的恢復主要影響高端物業市場,對普通商品住宅市場影響不大。他表示,即使在高端市場中,境外資本的比例也僅占5%左右,影響相對也不大。
預售須公開全部房源
《意見》對預售制度作出規定: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后,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3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嚴格按申報價格,明碼標價、公開對外銷售。
據了解,房地產企業在取得預售許可證后,通常分批推出房源,而在后期推出的房源中,定價則相對較高。陳國強表示,一次性推出房源,可以遏制開發商哄抬房價的行為。
此外,《意見》還規定嚴格二套住房購房貸款管理,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購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貸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成,貸款利率按照風險定價。
同時,《意見》對有關個人銷售住房的稅收政策也重新做了調整。自2010年1月1日起,個人購買不足5年的非普通商品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稅;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張敏)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