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3月1日,福建省臺辦舉行海西政策說明會向臺灣“海西經貿考察團”全面介紹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設的情況和舉措。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福建省人大副主任袁錦貴出席了海西政策說明會。
會上,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鄭勇對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規劃與政策舉措做了一個具體的介紹。他表示,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已從地方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福建將立足加快海西建設的實際,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全面深化和拓展一線對臺開發,重點抓好以下6個方面的先行先試:
一.啟動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根據國務院《意見》關于“在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條件的島嶼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施行更加優惠的政策”的要求,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與國家有關部委積極溝通的基礎上,省委八屆六次全會作出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決定,提出要積極探索兩岸區域合作,建立兩岸更加緊密合作交流的區域平臺,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談過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科學發展的先行區。我們從能夠做的事情做起,已向國務院上報將平潭島列為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督區的請示報告,成立平潭綜合實驗區組織機構,給優惠政策,加快推進平潭海峽大橋建設,開展面向國內外的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活動,并抓緊研究制定《平潭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綱要》及相關專項規劃,目前各項前期和基礎工作有序加快推進。
二.拓展提升臺商投資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和開發區。根據國務院《意見》提出“適時推進廈門、福州臺商投資區擴區和新設泉州臺商投資區”和“加強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積極推進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整合”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我省臺商投資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和開發區拓展提升方案》,積極推動泉州市申報設立臺商投資區,拓展閩臺產業合作新領域,促進兩岸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人員往來便利化和區域合作緊密化。
三.圍繞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研究制定《福建加快閩臺產業深度對接的工作意見》,出臺《福建省鼓勵臺商投資的產業指導目錄》。以臺商投資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載體,以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等港灣為對接集中區域,積極推進臺商投資設立沿海石化、光電等臺灣產業區。創新對臺貿易口岸查驗監管模式,促進兩岸貿易的規模化和常態化經營。
四.推動兩岸金融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圍繞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研究下發《關于推進閩臺金融合作先行先試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工作方案》,提出十六項主要任務和工作分工,央行和國家外管局已經批復同意新臺幣現鈔兌換業務試點擴大至福建全省。積極引進臺灣金融機構來閩設立分支機構或參股福建企業,推動福建地方性金融機構赴臺設立分支機構。推動擴大兩岸貨幣雙向兌換范圍,推動兩岸銀聯卡通用,積極開辦新臺幣離岸金融業務。
五.加快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加快閩南和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設立福州、廈門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鼓勵臺灣律師、影視、出版等文化創業者在閩拓展業務。積極推動閩臺院校學生互招、師資互聘。鼓勵臺灣同胞來閩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選擇一批崗位面向臺灣選聘專業人才。
六.推動港口整合及區港聯動,加快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按照國務院《意見》提出“整合港灣資源,形成以廈門、福州港為主,布局合理的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發展格局”的要求,我們加大主要港灣的整合力度,著力推進廈門國際航運樞紐港和福州、湄洲灣主樞紐港的整合。北部以福州港為主題,加強福州港與寧德港的整合,發展為大宗散雜貨和集裝箱運輸相協調的綜合性港口。中部以湄洲灣港為主體,發展為運輸液體和干貨為主體的多功能大型中轉港口。南部以廈門港為主題,發展成為以集裝箱為主的集裝箱干線港。爭取盡快實施《臺灣地區臨時入閩機動車和駕駛人交通管理規定》。全面推行“小三通”雙向行李直掛,提高兩岸海空聯運便捷化程度。開通郵政專船和郵件航空運輸,建立對臺郵件總包交換中心。
據悉,應福建省邀請,以臺灣民意代表丁守中為名譽團長、臺灣工商建研會理事長賴正鎰為團長的臺灣“海西經貿考察團”一行20人,于2月27日至3月2日來閩考察。臺灣“海西經貿考察團”由臺灣工商建研會理事單位成員和臺灣智庫部分人士組成,此行主要目的是全面考察了解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情況。考察團實地考察了平潭綜合實驗區和福州市的開發園區。福建省、市領導會見了考察團一行。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 見習記者 黃桂華 鄭艷艷) 編輯: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