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沙馬拉達,這個彝語中“開滿杜鵑花的山谷”,曾經見證了成昆鐵路兩個之最:地處四川涼山高寒腹地,平均海拔2386米,是成昆鐵路最高的車站;不遠處的沙馬拉達隧道,是當時中國海拔最高、洞身最長的鐵路隧道,當年拓荒的鐵路前輩在這里創造了月成洞380米的最快紀錄。山坡上烈士陵園的碑文詳細記錄了這段艱辛而光榮的歷史。
35歲的楊文洪,就是沙馬拉達車站一名普通的值班員。入路十多年來,他正像一朵山谷中的紅杜鵑,以一名共產黨員對事業的忠誠,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今年1月底,楊文洪的妻子耿德蘭被查出腦部腫瘤,伴有壓迫視覺神經,導致雙目失明,急需手術。1月31日,楊文洪利用年休假陪愛人到成都華西醫院成功實施了第一次切除腫瘤手術,恢復了小耿的視力。由于腦部手術的復雜性和危險性,需進行第二次手術以杜絕后遺癥,確保治療效果。在醫院照顧愛人等待二次手術的日子里,楊文洪一有空就與站長通電話,了解車站的生產生活情況。
據醫生介紹,顱內手術屬高危手術,在兩次手術間歇的十多天時間里,零零星星地聽到幾起直接從手術室送進太平間的病例,這些消息讓楊文洪更覺揪心。2月12日,正當楊文洪把妻子推進手術室后不久,在與站長的通話中得知,車站春運已經入攻堅階段,車站黨總支成立了3支隊伍,他光榮地被編入了黨員突擊隊。同時,近期涼山地區有大幅降溫,局部地區有大到暴雪。想到這些,楊文洪心中油然而生的黨員責任感,讓他掛掉電話后,等不及妻子的手術結束,滿眼噙著淚水,深深地向手術室三鞠躬,默默地祈禱:“我的愛妻,你要堅強,祝你平安。”便義無反顧地登上了最后一班返回車站的列車。
第二天清晨,站長在車站單身宿舍看到楊文洪,吃驚得差點說不出話來,詫異地問:“小楊,你的年休假都還沒休完,你家小耿出院了?”
“還沒有,昨天才進行了第二次手術,不過,我剛問了情況,還比較穩定。”楊文洪平靜地回答。他哪里知道,家人為了他不分心,把小耿術后的病危通知書偷偷藏了起來,沒有向他透露一點消息。
回到車站后,楊文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由于近期四川南部地區持續干旱導致的飲用山泉枯竭,2月15日(正月初二),站區停水。在站長的帶領下,車站黨員組成了義務取水小組,徒步到對面200多米的深溝里,破冰取水。楊文洪總是起得最早,走得最快,挑最大最沉的桶,雙肩磨出了血泡,手腳生出了凍瘡。車站的同志都心疼地勸他:“小楊,多歇歇吧,你的愛人已經病倒了,你再累倒,誰來支撐這個家呀?”小楊只有簡單的一句:“我行,我還年輕,我是黨員。”在楊文洪同志倡議下,每個單身宿舍不單獨存水,所有飲食、生活用水由站長統一安排分配,保證這珍貴的水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大休班時,正是中國傳統的農歷新年,楊文洪本想去看看愛人,由于連續的降溫,2月18日凌晨兩點,車站突降大雪。他又義不容辭地投入到除雪應急的突擊隊中,不辭勞苦、頂風冒雪,一輪又一輪清掃道岔積雪。一直堅持到中午12點天氣放晴,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宿舍休息,隨時準備著抗擊新一輪冰雪。
此刻,躺在病床上妻子無時不掛念著自己的丈夫。兩年前的一次探親,小耿在車站食堂為職工小獻廚藝,拿手的家常菜得到職工的齊聲稱贊,正缺炊事員的站長說動她留下擔任這個光榮的“團長”職務。小耿看著大家充滿期望的眼神,毅然放棄了家中經營得正紅火的批發店,答應下來。從此,小兩口利用空閑時間,在站區的荒地上開墾出一塊菜地,一來可以滿足新鮮蔬菜需求,二來也降低了大伙兒的伙食支出。就在問詢病情的電話中,她還叮囑楊文洪:“我讓你立春后撒下菜種的事,你做了沒有?霜雪打過的蔬菜會更甜。”楊文洪使勁地點頭答應:“種下了,你放心吧,全站職工一起去撒的,他們說,等你病好后,還要吃你燒的菜。”
一邊是病痛的愛妻,一邊是黨員的責任,面對已超過7萬余元的高昂治療費用,楊文洪從沒流過一滴眼淚,從沒向組織要過一份照顧。當得知楊文洪的家庭實際情況后,西昌車務段黨政領導十分關心。為了讓小耿盡快康復,車站讓楊文洪到醫院陪伴愛人;為了減輕他的經濟負擔,車站職工紛紛把借錢給他應急。段工會也審核通過了他的重困職工審批,幫助楊文洪一家渡過難關,為他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黃志凌 成都鐵路局張珩 冉平〕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