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水井坊的一紙資產出售公告,拉開了2010年外資收購中國高端白酒第一案的序幕。如果股權轉讓獲批,世界高檔酒業巨頭英國帝亞吉歐將以53%的股權控股水井坊。
這次重量級的收購,在名優白酒云集的四川省,乃至整個中國白酒行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戰火”已經燒到了家門口,是固守90%的國內銷售份額,還是勇敢地“走出去”,創造中國的世界名酒?
水井坊發布的公告稱:帝亞吉歐的全資子公司DHHBV與其合資伙伴成都盈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DHHBV同意受讓盈盛所持全興集團4%的股權。如股權轉讓經過相關部門批準,DHHBV將持有全興集團53%的股權,并將間接控制全興集團持有的水井坊39.71%的股權,從而觸發要約收購義務。
事實上,這并不是外資收購中國白酒的第一起案例。早在2007年,法國軒尼詩就成功控股劍南春旗下品牌文君酒,在白酒行業引起一陣波瀾。但與名氣有限的文君酒相比,水井坊顯然屬于“重量級”。
水井坊雖然是近10年來四川新涌現出來的一個白酒高端品牌,但其背后的文化底蘊卻已延綿600年之久。1999年發掘的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酒坊從明、清、民國至當代未曾間斷生產,是中國發現的古代釀酒和酒店的唯一實例,不僅被評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最古老釀酒坊,也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井坊遭外國收購了”,聽到這個消息,成都市民的反應是可惜。水井坊把自身定義為“中國白酒第一坊”,但作為一個只有10年歷史的高端白酒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知度還無法與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國酒級”品牌相比。
市場表現的不斷下滑或許是促成水井坊此次資產轉讓的動力。而帝亞吉歐對水井坊的收購早在4年前就開始了布局。2006年底帝亞吉歐以5.7億元收購了水井坊第一大股東全興集團43%的股份,從而間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份,成為水井坊的第二大股東,隨后帝亞吉歐兩次增持并擁有了全興集團49%的股權。
此次雙方達成股權轉讓意向,帝亞吉歐對水井坊4年的追求即將“得償所愿”,剩下的就是等待證監會、商務部的審批。
對此,帝亞吉歐顯然做了充分的準備。帝亞吉歐大中華區公共事務及傳播總監陸海清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實施的。水井坊作為只有10年歷史的白酒品牌,并沒有被相關部門評定過‘名優’,因此不會存在政策障礙。”
水井坊發布的公告也明確顯示,2月28日召開的董、監事會會議,決議將水井坊所持全興酒業95%的股份中的55%轉讓給成都金瑞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水井坊持股比例下降到40%。也就是說,即使帝亞吉歐成功控股水井坊,也不會對全興酒業旗下的“全興大曲”形成控股,從而“繞過”了政策限制。
陸海清也坦承:“此次收購只是雙方達成了意向,一切還有待于相關部門的審批,程序沒走完之前,也不能說百分之百就收購成功了。”
對此,四川省商務廳外國投資管理處副處長陳實表示,此事需要通過商務部門的審批,目前還沒有進入審批程序。
對于收購水井坊,陸海清給出的定位是“絕不是一個短期的行為,我們有著長遠規劃。如果成功入主水井坊,帝亞吉歐將按照北美、歐洲等更為嚴格的標準,把水井坊打造成一個國際知名白酒生產商。此外,還將嘗試打破中國白酒90%以上都是在國內銷售的格局,引入帝亞吉歐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渠道,將水井坊帶到世界舞臺。”
白酒業內人士則更關注這起收購案背后國際資本進入中國白酒行業的新動向。川內某知名白酒企業品牌事務部經理傅先生認為:“國際資本正在換一個方式參與游戲。”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洋酒就開始進入中國,隨著多年的推廣開始在國內市場占據一定份額。但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讓洋酒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取代白酒、特別是高端白酒的統治地位,因此收購高端品牌,利用其成熟的渠道和影響力進行新的運作,成為國際資本在中國白酒市場的新玩法。
傅先生認為,中國有很多產業都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比如茶葉、中藥,但多年來一直“走不出去”,反而被別的國家成功包裝走向國際。而中國白酒產業與中國悠久文化密不可分,甚至是中國文化中唯一一塊有望做成國際品牌的產業。
有業內人士指出,水井坊收購案給國內白酒企業敲響了警鐘,面對咄咄逼人的國際資本,“走出去”成了中國白酒企業無法回避的挑戰。
來源:新華網(記者 江毅 楊三軍)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