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種子站滿載而出的農民
中國日報網消息:大年剛過,爬滿田間地頭的嫩綠把春意帶回了四川省汶川縣。綿虒鎮三官廟村的老百姓曬著暖烘烘的太陽,拿著鋤頭、簸箕、剪子等工具在村里的甜櫻桃示范園開始了熱鬧的春耕。
三官廟村:再掀“甜櫻桃熱”
“今天春耕,十多天以后就可以上肥了,瑞雪兆豐年。”村民們堅信,今年的甜櫻桃定會大豐收。
海拔1200—1300米的三官廟村,空氣濕潤,冬暖夏涼,得天獨厚的天氣優勢為甜櫻桃種植提供了絕佳條件,早在10年前,該村就開始種植甜櫻桃。三官廟村原村黨支部書記熊壽昌告訴筆者,08年櫻桃成熟的季節,發生了汶川大地震,交通阻塞,村里的櫻桃幾乎全部爛在樹上,吃也吃不過來,當時大家都非常沮喪。時隔一年,都汶路的順利通車,為村里的櫻桃打開了市場,新鮮的甜櫻桃能賣到每公斤60至80元,村民僅甜櫻桃一項的年收入戶均能達到2萬元左右。
按照民間“破五”的說法,汶川縣村民早在大年初五就開始耕作,早早準備春耕備耕,準備再打翻身戰。
果樹苗賣家:“今年生意火得很”
“這種黑櫻桃樹苗是好品種,要就優惠你一點,25塊錢一株。”在威州大橋旁賣果樹苗的張海英又做成了一筆買賣,笑臉盈盈的他嫻熟地將12株甜櫻桃樹苗捆好遞送到買家手里,一手接過300塊錢,高興地數著。
“今年生意火得很,最暢銷的就是甜櫻桃樹苗,大家看到去年甜櫻桃賣得好,自己也就心動想趁勢賺一把。”從年后到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張海英已經賣出上千株甜櫻桃和上百株核桃、琵琶等果樹苗,純收入上萬元,“照這個行情賣下去,到清明節,銷量至少還要翻一番。”張海英樂得合不攏嘴。
每逢春耕備耕都會到縣城里賣果樹苗的克枯鄉周達村村民張海英是種果樹的能手,買走果樹苗的客戶總能從他這里學到一些種植、嫁接上的“獨門”技巧,客戶介紹客戶,二十年下來,張海英也有了自己固定的貨源和銷路。“如果能在汶川修一個樹苗市場就好了。”從種植果樹到買賣果樹苗,張海英一直不懈地努力著,讓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種子站:全力備戰春耕備耕
“家里只剩兩三畝地了,種點玉米,還能收成1000多公斤。”剛買好玉米種子,準備清明下種的袁清海是種子站的老客戶,在他的眼里,“種子站的工作人員個個都是種植‘專家’”,從下種、除蟲到最后收成,種子站都會派出技術人員進行跟進,這讓“靠天耕種”的袁清海對每一次的播種都充滿了信心。
年后,像袁清海這樣陸續前來買種子備耕的汶川農民絡繹不絕,“每天,就只給這些村民介紹,哪種農藥殺什么蟲都會說得我們嗓子沙啞。”已在種子站工作多年的官敏似乎早已經習慣春耕備耕期間的這種忙碌。
玉米、白菜、西紅柿……所有適合在汶川播種的農產品種子在汶川縣種子站都能買到。
在該縣農業局,筆者了解到,2010年該縣種子儲備量合計83000千克,春耕生產所需種子儲備充足,可以滿足今年春耕農業生產的需要。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黃志凌 汶川縣新聞中心 任露) 編輯: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