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今年廣東玩具出口形勢將明顯好轉,但內地工資、原材料價格上漲、歐美經濟的恢復程度、各國對玩具制造標準要求越來越高等因素仍將會制約廣東玩具生產和出口,廣東省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3月10日表示。
他說:“中國玩具市場出口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今年出口肯定會比去年好,東盟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已經取得成效,且自主品牌玩具產品出口形勢將更加樂觀。” 李卓明分析,隨著經濟的回暖,今年玩具市場將出現恢復性增長。其理由包括,一是去年圣誕節玩具市場的表現令人欣喜。盡管經濟危機降低了人們的消費能力,但玩具作為相對低價的圣誕禮品,在圣誕節銷售表現理想。這增加了采購商的采購信心;二是世界經濟的復蘇,尤其是中國內地市場的擴張令玩具市場看好。
海關數據顯示,2009年廣東玩具出口127.5億美元,約為全國出口總額的64.2%。出口金額同比下跌25.29%。去年中國玩具出口額為198.3億美元,同比下降22.46%。其中,加工貿易出口下降18%,自有品牌出口則上升了32%。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對美國、歐盟、日本這三大最重要的中國玩具出口市場的出口分別下降25%、5.5%、16%。不過,新興市場的需求不減反增,去年中國對東盟玩具出口增加了54.7%,對中東出口增加80%。他同時表示,不斷提高的生產成本、認證標準等等不利因素還會對玩具生產企業產生影響,內銷市場將繼續受到他們的關注,因此國內玩具市場競爭將會加劇。
據透露,目前玩具生產用的塑料、布料、紙張等原材料價格的上升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其中塑料價格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漲幅已超過30%,紙張30%—50%。同時,招工難之后以及隨之而來的用工成本的顯著上升也將加大生產成本壓力。
一位廣東的玩具廠家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低價的玩具產品普遍顯示出較大的優勢,因此出口企業采取提價策略顯然也不大可取。倘若轉向內銷,利潤反倒更為可觀。
據了解,從去年以來,廣東省大量玩具企業都已擴大內銷比例,而在一些主要玩具出口基地,除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廠家外,絕大多數企業都在發展內銷。
來源: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記者 詹立勝) 編輯:單萱萱